返回首頁

22萬億元險資布局現重大變化 債券配置占比創(chuàng)5年來新高

證券日報

  22萬億元險資大類資產配置出現重大變化。《證券日報》記者根據銀保監(jiān)會日前披露的數據統(tǒng)計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險資對債券的配置比例達38.8%,創(chuàng)下2016年以來新高;對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的合計配置比例為12.23%,創(chuàng)下2019年以來新低。

  上述數據與主流險資機構的年內配置策略相吻合。一方面,中國人壽等險企今年把握利率階段性高點,加大了長久期利率債的配置力度,尤其是高信用等級債券的配置力度;另一方面,包括上市險企在內的不少頭部險企在上半年擇機兌現了權益資產的部分浮盈,并降低了權益資產倉位。

  險資緣何出現上述配置變化?綜合保險資管機構觀點來看,主要與以下幾方面原因有關:一是,權益市場經過過去兩年大漲,今年部分“核心資產”開始消化高估值并出現大幅回撤,加劇險資對“核心資產”泡沫化的擔憂,并降低權益資產配置占比;二是,優(yōu)質的另類資產欠缺,“資產荒”縮小了險資機構的選擇范圍;三是,監(jiān)管環(huán)境趨嚴,險資配置資產更注重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的有機統(tǒng)一,因此增配債券、減配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

  險資增配債券幅度最大

  增配債券是今年險資的最大特征。銀保監(jiān)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險資配置銀行存款占比達11.8%,較去年末微降0.2個百分點;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占比達12.2%,較去年末降低1.5個百分點;其他投資占比達37.1%,較去年末降低0.5個百分點;而債券配置占比高達38.8%,較去年末提升2.2個百分點。

  險資加大對債券的配置力度,也有“苦衷”。目前險資重點配置的資產包括銀行存款、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以及另類投資等其他投資。但今年險資資產配置難度增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隨著利率走低,銀行存款吸引力降低;二是權益市場波動加劇,不利于大規(guī)模配置;三是另類投資面臨“資產荒”;四是監(jiān)管趨嚴促使險資更看重兼具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的資產。

  具體來看,權益市場方面,自年初以來,隨著貴州茅臺等“核心資產”沖高回落,不少險資機構下調了權益市場的收益預期,并逐步降低了配置比例。多家險資機構相關負責人認為,今年權益市場更多的是結構性機會。例如,人保資產副總裁黃本堯近期表示,從短期來看,權益類市場風險偏好逐步收斂,目前看不到支持市場走出趨勢性行情的因素,更多是結構性機會。

  另類投資方面,交銀康聯(lián)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魯飛指出,當前保險資管另類投資正面臨諸多挑戰(zhàn):一是多重因素導致的“優(yōu)質資產荒”現象明顯;二是中長期收益率下行的環(huán)境還將持續(xù);三是監(jiān)管政策邊際收緊,市場信用風險事件頻發(fā);四是另類資產的信用風險管理缺乏有效手段、風險處置手段被動。

  監(jiān)管環(huán)境方面,“近幾年,內外部經濟形勢發(fā)生深刻變化,國內經濟壓力加大以及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資產負債管理監(jiān)管與償二代二期下的資產風險穿透,以及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實施,都對保險資產負債管理和險資運用帶來了深遠影響和挑戰(zhàn)。保險資金投資愈發(fā)注重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的有機統(tǒng)一�!敝袊kU資產管理業(yè)協(xié)會近期撰文指出。

  正是由于上述諸多難點,讓險資不得不增配債券。

  從行業(yè)頭部險企來看,半年報顯示,部分上市險企今年上半年就增配了債券,且對債券的配置比例已經超過40%,個別甚至已經接近50%。例如,中國平安上半年末配置債券占投資組合的比例就達到了49.6%。

  再如,中國人壽債券配置比例由2020年底的41.96%提升至今年6月末的44.23%,配置策略是“把握利率階段性高點,配置長久期利率債,優(yōu)選管理人布局高等級信用債”。中國人壽投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此前對記者表示:“今年將更多地從資產負債管理角度做債券投資安排,圍繞負債做投資,做長期戰(zhàn)略配置安排�!�

  一些中型險企,年內也加大了對高信用等級債券的配置力度。愛心人壽資管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固收資產方面,公司在控制信用風險的前提下,以絕對票息較高的高信用等級債券、債權投資計劃等固收產品作為基礎性配置資產,獲取穩(wěn)定的持有期收益。同時,注重資產負債久期匹配,降低利率風險。在打好“底倉”收益的基礎上,根據對利率市場走勢的判斷以及市場各類債券相對估值調整進行波段交易操作,增厚固收倉位資本利得收益。

  同樣,昆侖健康保險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上半年在低利率環(huán)境下,固收類資產的配置難度比較大。從組成上,我們主要以債券配置為主。從負債成本的角度考慮,對銀行存款配置不多。”

  “債券方面,全年判斷為偏震蕩格局,目前10年國債收益率水平接近區(qū)間下限位置,但還不知道拐點何時出現。在全球經濟復蘇帶動下,我國經濟基本面仍保有韌性,宏觀政策面臨穩(wěn)貨幣和緊信用的約束,所以總體投資組合的久期控制得比較短。另外就是注意防范信用風險,控制信用債尾部風險�!崩鼋】当kU相關負責人補充道。

  提升債券配置比例有隱憂

  盡管險資加大對債券的配置有“不得已”的原因,但大比例配置債券,也有隱憂——投資收益不及預期帶來的資產負債錯配風險。

  “30年國債、地方債和20年國開債利率目前在3.5%附近,保險資金長期回報率要求保持在5%左右,(投資端與負債端)兩邊無法匹配�!敝袊kU資產管理業(yè)協(xié)會會長段國圣近期表示。

  從保險產品角度分析,若投資收益較高,在保險產品設計時,會為保戶預留出更多收益,這樣利于險企銷售保險產品。反之,若投資收益較低,保險產品的吸引力必然受到影響。從這個層面來說,險資提高投資收益率,對保險公司經營有正反饋,反之亦然�,F階段,險資大幅配置債券,顯然不利于保險機構負債端發(fā)展。

  截至2021年9月30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僅為2.89%,相較2020年以來高點3.35%,下降46基點。中國銀行證券分析師武平平表示,長債利率震蕩下行,壓制險資固收類投資收益表現。

  近年來,囿于負債特征,險資的大類資產配置格局形成了“固收為主權益為輔”的鮮明特征,債券等固收資產貢獻大部分投資收益,權益資產進一步增厚投資收益。在這一配置格局下,險資的投資收益率此前多年在5%上下微幅波動。但在今年利率下行背景下,增配債券顯然對提升險資投資收益形成較大壓力。這也是今年以來部分投資機構減持保險股的一大原因。

  險企該如何做才能降低資產負債錯配風險,提高投資收益?多位險資資管人士認為,要加大權益投資,適當減少債券等固收類資產占比。例如,段國圣認為,保險資管應更重視權益類資產的戰(zhàn)略配置價值,從根本上降低資產負債錯配風險。

  段國圣提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格局發(fā)生變化,“過去對宏觀經濟總量研究比較多,但是現在總量的意義在下降。因此,(權益投資)要把研究下沉到賽道,下沉到產業(yè)或者是整個供應鏈”。 一方面,險資要關注和布局中國消費升級、長壽時代、科技自主等主題下的細分賽道;另一方面,“碳中和”是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必要條件,險資未來應關注清潔電力、電動車、氫能源等產業(yè)的長期市場空間,重點布局這些產業(yè)。

  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投資總監(jiān)阮洋也認為,權益資產長期回報明顯高于固收資產,險資作為長期資金,要積極投資權益資產。

 �。ㄎ恼聛碓矗鹤C券日報)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