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擔憂推升國際油氣價格上漲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 林伯強
近日,國際局部不穩(wěn)定因素牽動全球視野,由于俄羅斯在全球油氣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而烏克蘭是歐洲的重要能源通道,因此,不穩(wěn)定因素震動國際能源市場。近期油氣等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xù)上漲主要緣于市場對于商品供應的擔憂。
筆者認為,除了特別短期的預期影響,油氣價格取決于市場供需,此次相關國家沖突對于全球油氣價格的影響程度,最終還是看是否對全球油氣的供需產生實質性影響。
俄羅斯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也是油氣生產大國。俄羅斯能源部長曾表示,2021年俄羅斯石油產量預計為5.17億噸,占到全球石油產量的11.7%。俄羅斯2021年天然氣產量為7610億立方米,在全球天然氣市場同樣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相關不穩(wěn)定因素對全球油氣市場勢必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最近全球油氣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布倫特原油價格和美國WTI原油價格均強勢突破90美元的心理關口。歐洲天然氣價格也一路上漲,至今仍處于價格高位。
對于石油市場而言,由于石油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供應來源(目前占全球能源需求33%左右),具有戰(zhàn)略屬性而易受地緣政治沖突的短期影響。因此,短期內地緣政治造成的緊張局勢可能會影響石油供應,導致價格上漲。
俄羅斯是歐佩克+的重要參與國,也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產油國,2021年俄羅斯的平均原油產量為1050萬桶/天。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表明,預計2022年四個季度歐佩克剩余產能分別為422萬桶/天、408萬桶/天、375萬桶/天和374萬桶/天,低于俄羅斯的平均原油產量。閑置產能的下降影響了歐佩克穩(wěn)定原油市場的能力。如果國際不穩(wěn)定因素一旦惡化,將極大影響俄羅斯的石油外輸和出口,可能造成全球原油供應緊缺。當前的原油價格已經處于2014年以來的高位,進一步上漲會推高全球通貨膨脹水平,這是各方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對于天然氣市場(目前占全球能源需求24%左右)而言,歐洲對俄羅斯的天然氣資源有很大依賴,而烏克蘭又恰恰是俄羅斯天然氣輸往歐洲國家的重要樞紐。歐洲天然氣供應來源中,俄羅斯占到的比例約35%,其中大部分是以烏克蘭為主要的過境通道,因而不穩(wěn)定因素會影響到俄羅斯天然氣向歐洲的輸送。與石油市場的邏輯類似,一旦歐洲天然氣供應的缺口拉大,供需失衡影響將傳導至全球天然氣市場,從而進一步推高國際天然氣價格。
綜上分析,近期油氣等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xù)上漲主要緣于市場對于商品供應的擔憂。目前市場對于油氣供應端的擔憂已經反映到價格側。
當前國際局勢對于全球油氣市場的影響程度,還可能與美國和歐盟對于油氣價格的態(tài)度相關。近期暴漲的油氣價格,已經嚴重影響到美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和幸福感。美國目前正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如何快速妥善穩(wěn)定國內油氣價格,并以此為抓手來緩解通貨膨脹問題,成為美國的當務之急。對于歐盟而言,天然氣價格的暴漲已經影響到企業(yè)生產和居民生活,并引發(fā)了歐洲各國政府擔憂。鑒于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強依賴性,歐盟十分擔心相關不穩(wěn)定因素持續(xù)緊張下俄羅斯天然氣的穩(wěn)定供應。因此,歐盟可能也不希望相關負面影響進一步擴大。雖然地緣政治沖突對油氣價格的影響不可避免,但是從目前能源市場局勢而言,相關國家沖突存在緩和動力。
對于我國而言,未來應著力推動油氣增儲上產,增強國內能源生產保障能力,通過降低油氣等戰(zhàn)略性能源依存度,加強對外部能源供應風險的抵御能力,減輕國際油氣市場價格波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