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近日公布了科創(chuàng)板最新一批獲受理企業(yè)名單,有著“非洲之王”美譽的手機廠商——傳音控股在列。從招股書看,盡管傳音控股在非洲有著近五成的手機市場占有率,且在印度等國家的手機市場也有一席之地。但業(yè)內人士認為,目前以功能機銷量占主導的傳音控股,平均售價還較低,且收入占比大部分依賴手機銷售,亟須進行產品升級和業(yè)務的多元化發(fā)展。本次傳音控股擬募資30.11億元投向手機制造基地項目、移動互聯網系統(tǒng)平臺建設等領域。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傳音控股,試圖近距離接觸公司。但由于處于靜默期,相關負責人三緘其口。
2021年搬入新總部
傳音控股總部位于深圳,辦公地點位于南山區(qū)高新科技園德賽科技大廈17層。3月29日下午,中國證券報記者前往該地探訪。
從地理位置來看,傳音控股所在辦公樓位于深南大道南側,緊鄰高新園地鐵站。周邊環(huán)繞的則是一眾知名制造業(yè)企業(yè)的辦公大樓,如中興、TCL、創(chuàng)維、康佳、飛亞達。但這里只是傳音的“暫居地”。
傳音控股在深圳市南山區(qū)西麗街道留仙洞總部基地附近還有一處正在建設的總部大廈。據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傳音總部大廈地基已打好,正在搭建主體,預計2021年完工。
招股書顯示,傳音控股成立于2013年8月,傳音投資為傳音控股的控股股東,持有傳音控股的股份比例為56.73%。竺兆江為傳音投資的第一大股東,持有傳音投資的股權比例為20.68%。竺兆江是傳音控股實際控制人,間接持有傳音控股股份比例為15.39%。
2006年,竺兆江創(chuàng)立了傳音控股的前身——傳音科技。盡管有著“非洲之王”美譽,但由于手機銷往海外市場,傳音控股在中國市場鮮為人知。在深圳乃至國內手機界,竺兆江都異常低調。
非洲市場占有率第一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傳音控股主要從事以手機為核心的智能終端的設計、研發(fā)、生產、銷售和品牌運營,主要產品為TECNO、itel和 Infinix三大品牌手機,銷售主要面向在非洲、南亞、東南亞、中東和南美等區(qū)域。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對記者表示,為了防止競爭對手的威脅,傳音控股通過三個手機品牌來打造護城河。招股書顯示,2018年公司手機出貨量1.24億部,根據IDC統(tǒng)計數據,全球市場占有率達7.04%,排名第四;印度市場占有率達6.72%,排名第四;非洲市場占有率高達48.71%,排名第一。在行業(yè)內享有“非洲之王”的美譽。
一位手機界資深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網絡建設的推進,現在非洲也開始流行智能機,傳音這幾年也在努力做智能機,但銷量還不是很大。
從銷量上來看,傳音控股還是功能機占主導,2018年公司功能機銷量占比達72.76%。傳音控股表示,智能機銷售量及銷售金額、占比不斷上升。2016年至2018年,公司智能手機銷量由1661萬臺增長至3406萬臺,銷售金額由67.41億元增長至154.79億元,功能機的銷量由5896萬臺增長至9022萬臺,銷售金額由36.80億元增長至59.5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傳音控股手機產品均價較低,2018年功能機每部平均售價65.95元,智能機平均每部售價454.38元。從毛利率來看,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0.59%、20.97%、24.45%。但從凈利率來看,公司2018年度凈利率不到3%。
對此,孫燕飚指出,傳音控股做到了低成本、高毛利,有獨特的低成本制造優(yōu)勢。此外,傳音控股長期扎根非洲市場,通過建立渠道網絡和售后服務網點,形成獨特的商業(yè)模式。公司在非洲還有類似“微信”的產品,它不僅是一家手機廠商,更重要的是品牌價值,網易、迪信通等公司進入非洲市場也是選擇與它合作。
但是,2016年至2018年,公司手機產品銷售收入占當期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均達到96%以上。也就是說,其它多元化業(yè)務目前收入占當期主營業(yè)務收入比重仍然較低。
產品及業(yè)務待升級
對于傳音控股擬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孫燕飚表示,傳音在非洲的手機業(yè)務遇到天花板,沖擊上市的目的在于升級產品和業(yè)務。500元以內的手機在非洲暢銷,但在印度市場,產品就要升級。
“印度的功能機市場越來越小了,傳音擅長的那一套打法在印度市場不一定行得通,而且開拓新市場也需要資金!币晃欢嗄昵芭c傳音有過業(yè)務合作的手機廠商人士張波(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傳音要提升產品競爭力,公司面臨著產品線升級改造需求。
招股書顯示,傳音控股擬募集資金30.11億元,擬投向手機制造基地項目、手機生產基地(重慶)項目、移動互聯網系統(tǒng)平臺建設項目、上海手機研發(fā)中心建設項目、深圳手機及家電研發(fā)中心建設項目、市場終端信息化建設項目等。傳音控股表示,通過本次發(fā)行上市融資,有助于進一步擴大公司經營規(guī)模和業(yè)務領域,提升產品自主研發(fā)和生產能力。
從研發(fā)投入來看,傳音控股2016年至2018年研發(fā)費用分別為3.85億元、5.98億元和7.12億元,占各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1%、2.99%和3.14%。
傳音控股2016年至2018年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16.37億元、200.44億元和226.46億元,最近三年營業(yè)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9.5%;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63億元、6.71億元和6.57億元。
保薦機構中信證券表示,公司定位于科技品牌出海,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及中非合作,致力于向海外新興市場用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用戶提供移動通信終端業(yè)務,對于提升“中國制造”品牌及擴大中國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位接近傳音控股的人士表示,傳音自進入非洲市場第一天起就知道市場是全球化的。老品牌扎根時間長,只要市場策略不犯錯誤,就能活得不錯。非洲市場也不是一家品牌的,“(如果)隨便來個人就把市場搶走,那市場也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