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弱美元格局越來越穩(wěn)固的背景下,資金偏好悄然出現變化。業(yè)內人士表示,全球資產配置可能迎來一輪“大洗牌”,非美貨幣將獲得資金追捧,與美元“蹺蹺板效應”較強的部分大宗商品有望走強。而在美元波動的前景下,持續(xù)走強的美國股市可能已“高處不勝寒”,其很可能在2018年上半年觸頂,同時美日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債市前景依舊不被看好。
強美元恐難再現
業(yè)內人士認為,強美元勝景恐難以再現。從非美央行情況來看,多數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勢在必行,這些貨幣兌美元匯率走強是大概率事件。荷寶投資管理在最新發(fā)布的報告中指出,全球市場正在迎來量化寬松政策重大轉向,主要央行將從凈買入轉向凈賣出。2018年市場有望看到美國利率曲線出現倒掛,預計歐洲央行的總凈買入量將在2018年5月前變成負值。
而從美聯儲本身來看,其加息速度可能未必有市場預期的那么快。芝商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Bluford Putnam指出,美聯儲方面,焦點將是通脹和收益率曲線的形態(tài),因為這將決定美聯儲是否大幅加息。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美聯儲可能希望保持低調,亦不希望被指責是經濟衰退的原因。因此,美聯儲將會關注收益率曲線的形態(tài)。從數據上來看,收益率曲線的趨平或倒轉是預測未來波動性和衰退的最佳指標。所以,除非核心通脹出現警示信號,未來美聯儲可能根據收益率曲線,在一兩次加息之后暫停緊縮,避免曲線大幅走平。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指出,要理解美元貶值的邏輯關鍵在于厘清其運行的長短期機制。作為全球真正意義上的主導國際貨幣,美元不僅是美國單個經濟體的貨幣,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全球整個“封閉經濟體”最主要的計價、交易和儲藏手段。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從長期來看,美元絕對和相對購買力的下降是大勢所趨,從中短期來看,美元變化的內生動力分別對應于全球化進程、市場恐慌等不同周期。他指出,宏觀經濟和政策因素將制約美元周期性上行。展望2018年,美元指數下行空間大于上升空間,3月將是決定趨勢的關鍵節(ji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