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盛世投資姜明明:我國ESG責任投資發(fā)展尚處初級階段

劉宗根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近年來,ESG(環(huán)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責任投資關注度不斷升溫。對此,盛世投資董事長姜明明認為,我國的ESG責任投資發(fā)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可以從政府引導基金屬性出發(fā),傳導ESG責任投資理念。

  建立ESG責任投資體系

  姜明明表示,政府引導基金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聚焦社會效益。責任投資成為一種長期投資理念,在財務回報考量之外,將ESG等因素納入評估決策,以期能夠更好地管理風險,創(chuàng)造長期回報。

  中國基金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ESG責任投資專題調研報告》顯示,從調查問卷情況看,機構投資者對ESG認知程度參差不齊,有待進一步建立對應的長期考核機制、投資決策機制和組織設計等。此外,機構投資者沒有完全把ESG三要素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納入投資決策中,鮮有責任投資的完整內部流程和機制。部分機構投資者在投資選擇中只考量環(huán)境保護一方面,最后因為投資標的存在關聯交易等內部治理問題使得收益率大打折扣。機構投資者要進一步提升ESG責任投資認知,真正將ESG責任投資理念納入投資體系中。

  姜明明表示,國內ESG責任投資剛剛開始實踐。政府部門和行業(yè)協(xié)會積極推動和引導ESG責任投資。建立ESG責任投資體系,從政府引導基金的屬性出發(fā),可以傳導ESG責任投資理念,特別是和子基金溝通時,利用盡調等措施,引導子基金發(fā)展。

  探索三大方向

  清科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政府引導基金發(fā)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國內共設立1686只政府引導基金,基金目標規(guī)?傤~為10.12萬億元,已到位資金規(guī)模為4.13萬億元。其中,2019年上半年,政府引導基金設立數量為50只,同比下降49.5%,已連續(xù)三年呈現下降趨勢。經歷2015年至2016年的高速增長期后,地方政府引導基金基本設立完畢,政府引導基金設立步伐放緩,早期設立的政府引導基金進入投資高峰期或者退出期。

  姜明明表示,政府引導基金可以在三大方向做進一步的探索。一是市場化的S基金(Secondary Fund),S基金是未來私募股權市場的稀缺產品;二是國企與上市公司合作,當前除了政府引導基金在發(fā)生變化外,國企也在發(fā)生變化,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三是新經濟產業(yè),以基金工具的綜合運用為紐帶,支持地方實現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和發(fā)展新經濟產業(yè)集群。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