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發(fā)展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近日,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九位專家,就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美兩國經濟增長潛力、中美兩國金融科技差異化發(fā)展路徑等熱點話題,在北京接受了中國證券報記者的專訪。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多位資深專家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各經濟體唯有合作才能共贏,而多邊機制應隨著新科技發(fā)展而不斷更新,以發(fā)揮更大作用。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下稱“PIIE”)所長亞當·珀森(Adam Posen)不贊同金融危機會周期性爆發(fā)的觀點,但他認為美聯(lián)儲進入加息周期的確會使一些新興經濟體遭受沖擊。PIIE高級研究員查德·伯恩(Chad Bown)則指出,國際貿易重要的是能達成總體平衡,中美兩個經濟體能從與彼此貿易中獲得極大利好。PIIE非常駐高級研究員、雪城大學麥克斯韋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瑪麗·羅夫利(Mary Lovely)表示,全球的知識密集型產業(yè)迅速發(fā)展,多邊組織需要推出新的、更有針對性的條款。
在PIIE高級研究員雅各布·柯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看來,擴大消費對中國十分重要,加強技能教育是中國走向消費型經濟的關鍵。PIIE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維昂(Nicolas Veron)認為,信用風險在中國沒有得到準確的定價,需要建立更透明的市場,未來中國的金融系統(tǒng)必須更加成熟。PIIE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強調,深化國企改革對于中國下一步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此外,PIIE高級研究員約瑟夫·加農(Joseph Gagnon)指出,美國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財政赤字,而中國應適當降低儲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