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近期風頭一時無兩。
先是有小米宣布7月初將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后又有美團點評向港交所提交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而在此之前,海底撈已于今年5月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代表內地新經濟、新業(yè)態(tài)的明星企業(yè)紛紛扎堆赴港上市,港交所為何有這么大的魅力?
這一切,皆源自港交所不久前所做的25年來最大之變革:允許同股不同權結構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創(chuàng)新產業(yè)企業(yè)赴港上市。港交所把這次“變制”看為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其官網上的5個紅色大字“開啟新時代”,彰顯了此次改革的力度和對它未來的期待。
主觀上說,港交所不同于國內其他兩大證券交易所:上交所和深交所,后兩者更側重于服務國企融資和保護中小投資者,而港交所自身也是上市公司,有盈利需求,運作更為市場化。因此,它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大刀闊斧改革,保持自身活力。
客觀上說,目前互聯網經濟浪潮已經席卷全球,中國的經濟結構也正在發(fā)生重大改變,以移動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生物醫(yī)藥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開始崛起。這些公司有強烈的融資需求,但他們的股本、盈利、股權等條件在 A 股無法達到 IPO 要求,去美國上市又有法律、溝通、盈利等諸多難題。融資難,是他們的無奈呼聲。
而港交所看到了其中商機。順勢啟動大規(guī)模改革,根據新興產業(yè)的特點修改上市規(guī)則,放寬上市門檻,吸引代表未來先進生產力的公司……一系列動作直面不足,切中要點,解決了問題。內地互聯網企業(yè)隨后扎堆提交上市申請,便是情理之中了。
一直以來,對內地企業(yè)來說,香港是接受度最高的海外市場。一則,香港不僅是國際公認的世界金融中心,熟悉國際市場的制度和運作,擁有多樣上市融資途徑,而且沒有外匯管制,法制健全,市場穩(wěn)健,服務一流,投資者容易建立信心,資金“虹吸”效應明顯。二則,香港與內地往來十分便捷,語言文化基本相同,便于上市發(fā)行人與投資者及監(jiān)管機構溝通。更重要的,隨著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的運行不斷成熟完善,港股將內地市場與國際市場聯結得更為緊密,香港成為內地企業(yè)“走出去”的最好平臺。
這樣的結合是雙贏。在給內地企業(yè)帶來利好的同時,港交所也給自己引來了活水。據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港交所新股上市數量居全球首位,全年集資額預計將重返全球IPO前三甲。目前在港上市的內地公司數量超過660家,占香港上市公司總量的約30%。這不僅大大擴大了香港證券市場的規(guī)模,提高了其深度和流動性,而且也優(yōu)化了其上市公司結構。據業(yè)內人士透露,港交所金融行業(yè)IPO籌資額比例正在下降,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yè)的比例逐漸上升。
未來無限可期。在“一帶一路”倡議、“十三五”規(guī)劃東風下,港交所與內地企業(yè)的互利合作共贏,還大有潛力可挖。(人民日報海外版 汪靈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