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夯實穩(wěn)的基礎 增強進的動力

——數說2023年中國經濟

連潤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前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1.58萬億元,增量超去年全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6萬億元,運輸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加強;進出口總值37.96萬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一組組數據折射出中國經濟穩(wěn)的基礎不斷夯實,進的動力不斷增強。

  21.58萬億元——金融“血脈”暢通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今年以來,金融潤澤實體經濟作用增強。

  央行數據顯示,前11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1.58萬億元,同比多增1.55萬億元,增量已超過去年全年。

  專家認為,前11個月貸款增量超過去年全年,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保持穩(wěn)固;11月末貸款余額增速為10.8%,仍明顯高于名義經濟增速。

  在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勢頭的同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能明顯改善。數據顯示,10月末,“專精特新”、科技中小企業(yè)、高新技術企業(yè)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7.7%、22.1%、15.7%,均明顯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10.9%);上述3類企業(yè)10月末中長期貸款增速分別達到41.1%、92.2%、46.8%,保持高速增長。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發(fā)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chuàng)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進一步得到運用,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科技創(chuàng)新、先進制造、綠色發(fā)展、小微企業(yè)及房地產行業(yè)等重大戰(zhàn)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huán)節(jié)。

  從數據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較為有力。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9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2.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7.59萬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個、3.3個百分點。

  專家認為,M2、社融增速處在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并高一些的水平,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較為有力。

  3.6萬億元——交通“脈搏”強勁

  交通運輸業(yè)是實體經濟的“大動脈”。我國牢牢把握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這一奮斗目標,圍繞“人享其行、物暢其流”這一美好愿景,交通運輸行業(yè)發(fā)展取得新成就,為國民經濟回升向好注入強勁動能。

  綜合立體交通網越織越密。前11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6萬億元;綜合運輸服務更加便捷,336個城市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qū)累計建成充電樁2萬個……

  運輸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加強。前11月,我國完成跨區(qū)域人員流動量555.9億人次,同比上升34.8%,預計全年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近300億人次,同比增長52%。前11月,完成貨運量500.2億噸,同比增長8.1%;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55.1億噸,同比增長8.4%,完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8億標準箱,同比增長4.9%;郵政寄遞業(yè)務量完成1463.1億件,同比增長15.8%。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日前表示,交通運輸部將不斷鞏固和增強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回升向好的態(tài)勢,全力以赴保通保暢,努力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力度,有力保障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鐵路建設投資高位運行,拉動作用不斷發(fā)揮。12月26日8時01分,隨著D9958次列車從福建龍巖站駛出,歷時4年建設的龍巖至龍川高鐵龍巖至武平段正式開通運營。

  國鐵集團數據顯示,前11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407億元、同比增長7.4%,累計投產新線超過1800公里。截至11月30日,全國高鐵營業(yè)里程達到4.37萬公里。

  “鐵路建設投資高位運行,拉動作用不斷發(fā)揮,路網持續(xù)延展,有效滿足生產生活需求,為國民經濟回升向好注入強勁動能!敝袊鴩诣F路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37.96萬億元——外貿促穩(wěn)提質基礎堅實

  外貿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穩(wěn),外需走弱疊加去年高基數影響下,我國外貿數據展現強大韌性。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7.96萬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10月我國進出口3.54萬億元,同比增長0.9%;11月我國進出口3.7萬億元,同比增長1.2%,連續(xù)兩個月實現正增長。

  “進入四季度,我國外貿發(fā)展積極因素不斷增多,進出口連續(xù)2個月同比增長,穩(wěn)中向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持續(xù)鞏固!焙jP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根據中國海關貿易景氣統計調查,反映出口、進口訂單增加的企業(yè)占比均有提升,實現全年外貿促穩(wěn)提質目標的基礎更加堅實。

  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進一步凸顯外貿穩(wěn)中向好態(tài)勢。國鐵集團數據顯示,前11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6145列,發(fā)送貨物174.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7%、19%,其中運量已超2022年全年總量。目前,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7個城市,運量持續(xù)大幅增長,凸顯我國對外貿易穩(wěn)中向好態(tài)勢。

  外貿“新三樣”彰顯外貿增長新優(yōu)勢。前11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2.8%,占出口總值的58.6%,為出口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合計出口7989.9億元,同比增長41.7%,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達到4.5%。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當前,全球對綠色低碳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而我國對“新三樣”產品的供給具有較大優(yōu)勢,未來“新三樣”出口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