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武漢算力公共服務平臺上線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武漢7月9日電 (盧琪)武漢算力公共服務平臺9日上線,實現城市級算力統籌調度。據悉,該平臺目標打造立足武漢、覆蓋華中、輻射全國的一體化算力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算力交易的成本和門檻降低、效率和能力提升。

  武漢數據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將匯聚本地供應商通算、智算、超算及政務云、行業(yè)云等算力資源服務能力,建立算力資源供應池、算力需求單位信息庫,實現供給方“一鍵發(fā)布”、需求方“一鍵匹配”、運營方“一網統覽”、政府部門“一站統管”。

  目前,該平臺已接入算力供方品牌14個,上架通算資源92萬核,超算資源86P,智算資源4226P。平臺重點打造黃鶴智算、算力市場、算力社區(qū)、政策支持等功能模塊,設置購買算力、算力補貼、算力發(fā)布等入口,將賦能武漢的支柱產業(yè)、新興產業(yè)及未來產業(yè)。

  據了解,此前,武漢不同行業(yè)、企業(yè)和應用場景的算力需求各異,高算力需求場景存在資源不足的情況;算力應用產業(yè)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產業(yè),算力供需未有效銜接,缺乏區(qū)域間算力資源供需調度機制。

  今年1月,武漢出臺《武漢市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及應用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行動方案(2024—2025年)》,明確提出“強化多元供給,建設普惠型城市算力公共服務平臺”。武漢市數據局4月啟動算力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促進算力服務集約、高效共享。

  “通過政府搭橋,算力‘一盤棋’,讓供需雙方找到彼此,這樣更‘合算’?!庇嶏w華中(武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倫軍說,平臺解決了供需雙方的銜接問題,打通了算力服務的供應鏈,滿足了武漢市人工智能企業(yè)在使用算力、調度算力等方面的需求。

  武漢數據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計劃5年內,上線高性能算力資源規(guī)模達到10000P,平臺入駐大模型企業(yè)50家,為1000家企業(yè)提供行業(yè)解決方案,賦能生態(tài)企業(yè)5萬家,形成中部地區(qū)算力產業(yè)生態(tài)聚集高地。

  當日,武漢算力公共服務平臺運營公司簽約落戶東湖高新區(qū)。國家網安基地、武漢移動、武漢電信、武漢聯通、武漢云等18家單位簽約組成算力“聯盟”,并發(fā)出《關于加快建設武漢市算力公共服務平臺的倡議書》。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