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蕪湖市警方近日通報了四起近期偵破的非法集資、詐騙案案件,案件集資金額巨大、受害人多,僅其中一起集資金額就近億元,被騙群眾則多為社會困難群體。
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據(jù)蕪湖警方介紹,近年來,非法集資存在花樣翻新巧立名目、宣傳造勢蠱惑人心及嫌疑人兼有其他犯罪行為等新特征。首先,與以往民間的“老鼠會”不同,現(xiàn)在很多非法集資詐騙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注冊公司、打著某個項目的名義,特別是利用參股暴利行業(yè)、新項目等名目,騙取公眾信任。蕪湖警方介紹:“這次通報的案件中有兩起都以投資、參與現(xiàn)今盈利最豐厚的房地產(chǎn)、酒店項目為名義,另外兩起則是打著房屋擔保置換的名義非法吸納群眾投資。”
其次,近年來,非法集資者往往利用媒體宣傳造勢,編造各種虛無縹緲的回報,并且讓小部分人嘗到甜頭,為擴大規(guī)模做足鋪墊。“在我們偵破的案件中,有不少群眾都是被媒體或熟人‘忽悠’的!鞭k案民警介紹:“有些人原本對非法集資的高額回報和夸張宣傳有一定警惕性,但架不住熟人一勸,最后依然中了嫌疑人的圈套!
另外,非法集資的新特征還有,有的嫌疑人將非法集資與傳銷、合同詐騙等經(jīng)濟違法犯罪行為相互交織,如采用傳銷手段首先對集資人員洗腦,吹噓其獲利模式為高回報零風險,培養(yǎng)出一批狂熱的投資者,甚至給予初期回報,最終引誘大量群眾跟風集資、層層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