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超170萬人民幣1股 這可能是宇宙最貴股票了

證券時報網

  超170萬人民幣1股,這可能是宇宙最貴股票了!網友炸了:這要是A股得10送10000股…

K圖 brk.a_31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又逆天了!250990美元1股,換算成人民幣每股超過170萬元,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可列入“全宇宙”最貴股票之列。

  高價股眾多成美股特色百元股數量遠超A股!

  事實上,高價股數量眾多也是美股一大特色,除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外,美股市場上股價超過1000美元的股票還有4只,超過100美元的個股也有約300只,占了當前美股總數量的約6%。反觀A股市場,當前百元股數量剩下17只,約占A股總數量的1/200,這還是在美股和A股存在計價貨幣差異的情況下。

  美股價格最高的股票都有哪些?請看下表:

  股價處于第2高的SEABOARD公司主營為豬肉的生產和加工、海運、國際糧食加工和貿易等。

  股價處于第3高的NVR公司是一家地產綜合型服務商,主營分為兩大塊,第一大塊為地產業(yè)務(住宅建筑),第二大塊為公司購房者提供配套的抵押貸款銀行服務。

  普利斯林(PRICELINE)類似于中國的攜程網,是世界領先的在線旅游及相關服務的供應商,值得注意的是,普利斯林也是一個龐然大物,市值超過8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逾5000億元,為攜程網的4倍以上。

  MARKEL、WHITE MOUNTAINS INSURANCE GROUP同伯克希爾哈撒韋一樣,都屬于保險控股集團,其中MARKEL集團旗下公司業(yè)務涉及保險、再保險和投資業(yè)務,WHITE MOUNTAINS INSURANCE GROUP則通過旗下子公司和聯營公司提供財產險和傷害險以及再保險服務。

  電商巨頭亞馬遜的股價也達842.70美元,該公司目前市值在業(yè)內也處于領頭羊的位置,其總市值高達4021億美元,其全球競爭對手,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總市值為2512億美元。

  股價處于第9位和第10位的分別為谷歌公司的A類股和C類股。谷歌C類股享受和A類股相同的權益,唯一的區(qū)別是C類股票沒有投票權。

  A股高價股也不算少但和美股至少存在三方面差異

  A股高價股起起伏伏,在牛市頂峰時,高價股數量也不少,以百元股為例,A股百元股數量也曾達到數十只,但單日百元股數量從未超過百只。

  不得不提的是,即便是對于高價股,A股與美股也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區(qū)別。

  其一,美股高價股行業(yè)分布廣泛,既有谷歌、亞馬遜等科技行業(yè)公司,也有諸多類似伯克希爾哈撒韋等金融控股公司,還有SEABOAR、墨式燒烤(CHIPOTLE MEXICAN GRILL)等立足傳統行業(yè),但經營上頗具特色的傳統行業(yè)公司,相當數量為各行各業(yè)頗具代表性公司,即便是高股價的小市值公司也大多頗具特色。

  而A股的高價股中,除了貴州茅臺外,極少出現傳統行業(yè)公司,絕大多數公司都屬于當下最熱門的醫(yī)療、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yè)。

  這可能與當下A股仍熱衷炒作各種概念有一定關系,在當前市場風格有所轉變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傳統行業(yè)公司對于A股股民來說缺乏想象空間,即便是剛上市的新股,上市之后漲幅也往往不如新興產業(yè)公司。

  其二,美股高價股通常上市時間較久。數據顯示,當前美股股價最高的前10股中,只有谷歌的C類股票是在2010以后掛牌。

  美股的高價股都是歷經數年的上漲,才有目前如此高的股價。仍以伯克希爾哈撒韋為例,其上世紀80年代股價還停留在1000多美元的水平,其后數年穩(wěn)步上漲,至1992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到了2006年則突破10萬美元,2014年突破20萬美元。下面是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年線圖,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下。

  與之相對的是,A股的高價股多為上市不久的新股或次新股。數據顯示,當前A股股價最高的前10股中,除貴州茅臺外,全部為2016以來上市的新股和次新股。即便是高價股的范圍擴大,情況也大致如此。

  其三,與A股相比,美股上市公司很少出現實質性的拆股動作。巴菲特就曾表示,拒絕股票分拆、任由股價上漲將確保更優(yōu)質的股東群體。實際上,一家公司在拆股時,其流通股數量會相應增加,但股價也相應下降,拆股并不能改變一家公司的基本面。

  對于A股而言,不論是上市公司大股東還是普通股民,都對上市公司的高送轉樂此不疲。這種分配方式雖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拆股,但卻達到了拆股的效果:股份數量增加,但絕對股價卻大為降低。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