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這個特殊的春運,你準備好了嗎?——來自全國春運“重鎮(zhèn)”的一線觀察

新華網(wǎng)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  題:這個特殊的春運,你準備好了嗎?——來自全國春運“重鎮(zhèn)”的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吳濤、余賢紅、王賢

  防疫是否“夠硬”?科技是否“夠剛”?服務是否夠暖?在春運,這個“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人類季節(jié)性遷徙”到來之前,新華社記者實地走訪廣州、武漢和南昌等重點區(qū)域車站,對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安全行:“您乘坐的高鐵已全面消毒”

  疫情之下,安全是“重中之重”。

  在全國高鐵客流第一站廣州南站,每天深夜23時30分,負責疫情防控工作的客運值班員司淋濤準點開始“清場”,近7萬平方米的廣州南站候車室內(nèi),地板、座椅、電梯等每一個需要消毒的角落都必須認真進行消殺。全站消毒作業(yè)完畢時,已是凌晨5時。

  每天的第一趟高鐵發(fā)出前,保潔員要把購票窗、取票機、驗證口、電梯扶手、旅客座椅、茶水間、廁所、進站驗票通道等旅客要接觸的設備設施全部做好擦拭消毒工作。

  在九省通衢的武漢漢口站,曾遭受疫情最嚴峻考驗的車站正嚴陣以待。車站每4小時就要對車站直梯、扶梯、檢票口、出站閘機等重點設施設備和旅客列車廁所門把手、洗臉間水龍頭、廢物箱投放處等重點部位消毒。

  在滬昆、昌贛高鐵等干線交匯的鐵路大樞紐南昌西站,自動消毒機器人“小布”正沿著規(guī)劃的路線,噴灑消毒藥水,遇到旅客,還會變更路線或停下來讓行。

  “通過機器和人工作業(yè)配合,我們能確保候車室、站臺等公共空間消殺全覆蓋、無死角!蹦喜髡究瓦\員江首志說。

  科技范:看得清千里之外高速列車上的一顆螺絲釘

  從軌道、到車輛設備到車上服務,中國鐵路以更大的科技范迎來新的春運。

  軌道養(yǎng)護“繡花師”。1月27日凌晨,大霧漸籠在贛龍鐵路的大山深處,送走最后一班高鐵,靜謐的軌道上迎來“繡花機械師”——高鐵大型養(yǎng)路機械操作工。

  讓鋪設高鐵鋼軌和枕木下的石砟均勻密實分布,恢復鐵路線道床的彈性,保證旅客列車運行安全,就是李綱和工友們的工作。他們駕駛的是最新的高鐵“物聯(lián)網(wǎng)”大型養(yǎng)路機械車輛——國產(chǎn)DWL—48型連續(xù)走行搗固穩(wěn)定車。用這臺重124噸,長33.9米的“大家伙”完成精度必須控制在0至1毫米以內(nèi)的作業(yè)。

  護航安全“千里眼”。在廣州動車段TEDS監(jiān)控中心,200多名分析員日夜輪崗,24小時監(jiān)測京廣、滬昆、廣深港等線路動車組運行圖像。

  TEDS系統(tǒng),全稱動車組運行故障圖像監(jiān)控系統(tǒng),是護航動車組安全的一道屏障。廣州動車段監(jiān)控分析車間主任牛剛說,通過在高鐵站附近安裝的18個TEDS探測站,可在每趟列車高速通過時,10秒之內(nèi)快速采集動車組底部、車體兩側(cè)等處5000余張圖像,并在3分鐘內(nèi)傳輸至監(jiān)控平臺。分析員通過系統(tǒng)全面分析動車組安全狀態(tài),有異常立馬預警。

  “通過TEDS系統(tǒng)可以清晰地看見千里之外運行中的高鐵列車底部、兩側(cè)的一顆螺絲釘、甚至車體上的一道劃痕?芍^‘千里眼’!迸傉f。

  有溫度:“生命的接力”展現(xiàn)的人性化溫暖

  1月24日18時,廣州南站和深圳北站進行了一場“生命的接力”。3名醫(yī)護人員、2個高鐵車站鐵路職工聯(lián)手愛心接力,兩個車站開通綠色通道,護送一名在深圳出生兩個月的寶寶在廣州南站換乘,前往北京進行緊急手術。

  在高鐵技術成為“國家名片”的同時,我國鐵路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在春運前夕,廣鐵集團在廣州火車站等116個車站安裝了266臺掃二維碼取口罩設備,為忘記戴口罩或口罩損壞的旅客免費提供口罩。在10個日均發(fā)送旅客2萬人以上的車站服務臺,提供非酒精免洗洗手液。

  為做好重點旅客服務工作,南昌火車站增加“紅土情”服務臺!凹t土情”服務臺客運員楊佳說,服務旅客要求接力不脫節(jié),重點旅客進站后,前方服務臺就會通知對接。列車到站臺后,還要確保將每一位特殊重點旅客送上車,交接給列車乘務員。

  “更好的體驗、更暖心的服務,是我們的目標。” 廣州南站黨委副書記王展新說。

中證網(wǎng)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jīng)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本網(wǎng)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