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炒鞋”:投資還是博傻

張利靜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一種依托“炒鞋”而產生的新型指數和K線圖正裹挾著財富欲望,走向投資大眾。

  “一面墻頂一套房”、“請人排隊賣號一天賺一兩萬”、“單品價格十天暴漲10倍”……這些僅僅是今年“炒鞋”市場的一部分。在這一市場出現背后,一個龐大的利益鏈條也隨著一個個財富神話而浮出水面。

  據了解,鞋廠、門店、代言明星、黃牛和小買/賣家共同形成的一個交易鏈條。鞋廠發(fā)售、門店預約、黃牛抽簽,極少一部分交易鞋品通過一級市場流入“散戶”買家手中。中介APP上的電子屏,正是小買家獲得產品的主要渠道,但其中有多少真實的需求者,尚不得而知。有行業(yè)人士表示,這些限量鞋消費者30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占到了60%,其中一半以上都是90后的男性用戶。

  實際上,“炒鞋”市場一直存在,而作為投機的標的被市場發(fā)現還是最近兩年的事情。此前,一些品牌大廠每年都會出一些聯(lián)名款和限定款在特定的時間發(fā)售。因為有數量限制,供需不平衡給炒鞋帶來生存空間。但互聯(lián)網的介入,一些球鞋交易平臺的出現,金融系統(tǒng)如花唄分期付款等切入,讓這股風越來越熱。此外,一些明星和鞋廠合作發(fā)售新鞋,也讓“炒鞋”風潮日盛。

  “金融化”之后的炒鞋市場并不是新生事物,與之前飽受市場詬病的諸多缺乏實物交割為基礎的商品電子盤如出一轍。

  據了解,一些號稱“球鞋券商”“球鞋交易所”的交易平臺上,電子化交易、分時圖、K線圖、掛單買賣等操作系統(tǒng)一應俱全。一些平臺還根據過去24小時的交易額編制了“炒鞋”指數。甚至,連玩法都大同小異,平臺和中介機構依靠收取交易傭金而盈利。目前交易平臺主要有兩種發(fā)貨模式,一種是買家-平臺-賣家的模式,另一種則是平臺倉庫直接對賣家。

  在這類模式下,潛藏著諸多問題,一是商品質量無法保證,據報道,一些瑕疵品及“高仿”鞋被打上和官方無差別的標牌后,被當做正品來發(fā)貨的問題屢見不鮮。二是黃牛倒賣令價格虛高,有黃牛表示“在門店搶到鞋再賣出去,一來一回就能讓口袋里多出一千到兩千”。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炒鞋交易中,球鞋的使用價值并沒有被激發(fā),只是成為了單純的電子交易,原來的商業(yè)行為已經演變成純粹的投機行為。這與“荷蘭郁金香”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但市場瘋狂的氣氛終有終結的一天,一旦這個“博傻”的市場沒有人接盤,市場仍將從哪里來回哪里去。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