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遭遇“過山車”,大跌20%后反彈!業(yè)內人士:看空后市行情
近日,國際油價“大跳水”,遭遇近4年來最劇烈的震蕩。
4月9日,紐約原油期貨跌幅一度超7%,布倫特原油跌幅超6%,也是自2021年2月以來首次跌破60美元。據統(tǒng)計,自4月1日起,國際油價跌幅超20%。
不過,國際油價當日大反彈,實現(xiàn)長陽大漲,一舉收復前兩日失地。
信達期貨化工研究員張秀峰分析稱,當前市場核心矛盾仍圍繞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展開,超跌修復與宏觀情緒反復主導短期波動。
他表示,當前反彈本質暫時可以定義為利多消息推動的技術性修復,目前在需求坍塌與供應過剩的壓制下,反抽均可為做空機會,除非市場連續(xù)向上突破。
卓創(chuàng)資訊研究員李心悅也對南財快訊記者表示,短期油價仍將圍繞“關稅”主題保持高波動態(tài)勢,但是在談判緩和預期中市場情緒或得到緩和空間,油價或迎來修復階段。
不過,李心悅指出,從油市基本面來看,OPEC+增產加劇了市場供應過剩預期,需求淡季區(qū)間下美國商業(yè)原油庫存延續(xù)季節(jié)性累庫、“關稅戰(zhàn)”也深化需求減弱擔憂,使得油價承壓,WTI或圍繞62美元/桶震蕩調整。此外,供應寬松預期背景下,2025年油價中樞仍保持下行預期不變。
具體來看,EIA數(shù)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仍處五年低位,但成品油需求同比下滑1.2%,反映終端消費疲軟未改。OPEC+5月增產41.1萬桶/日的計劃未被撤回,哈薩克斯坦3月產量再創(chuàng)新高,供應端壓力持續(xù)累積。
盡管OPEC+宣稱維持補償性減產,但哈薩克斯坦、伊拉克等國超產行為未受約束,俄羅斯海運出口量較配額高40萬桶/日。若5月增產計劃如期執(zhí)行,二季度過剩量或突破300萬桶/日,倉儲成本溢價恐進一步抬升。
值得一提的是,新湖研究所原油研究員嚴麗麗通過回顧歷史發(fā)現(xiàn),本輪油價下跌仍有較大空間。
嚴麗麗指出,2000—2025年期間這幾次油價暴跌都源于需求休克,全球經濟下滑,石油產品需求顯著下降(2008年和2020年),或供給失控,OPEC+大幅增產或美國原油產量大幅增加超預期(2014年、2018年和2020年)。
“從成本端來看,原油和煤炭作為公司采購占比較大的原材料,價格降低會相應降低采購成本?!焙懔κ蛲顿Y者透露,作為生產型企業(yè),公司主要采取按月平均采購的均衡化模式來平抑原油價格波動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恒力石化還稱,從盈利端來說,原油成本端影響化工產品價格較多,并不直接決定產品的價差和盈利情況,相關產品的盈利主要取決于各類產品自身的供需和市場情況。
那么原油的下跌是否會給煉化企業(yè)帶來超額利潤呢?
李心悅表示,雖然說油價的暴跌會引發(fā)煉油、化工等以原油作為成本端的煉化商品的價格同步下行,但成本的減少也會相應的在雙方的跌幅差距中利好煉化企業(yè)利潤空間,WTI當前處于60美元/桶甚至更低水平對煉化行業(yè)來講是一個較為舒適的成本線。
金聯(lián)創(chuàng)成品油主管徐朋則對記者表示,由于煉化企業(yè)從采購原料到加工出成品需要一定的周期,也就是原油連跌局面下,煉油企業(yè)當前加工的仍是前期的高價原料,而成品油行情受原油走弱的拖累,呈現(xiàn)下行趨勢,短期內令煉油企業(yè)的成品油庫存銷售收益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