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英特爾公布800億歐元歐洲投資計劃

經濟參考報

  記者 王婧 綜合報道

  據外媒報道,美國半導體制造商英特爾15日宣布,未來十年計劃在歐洲投資800億歐元(約合880億美元)開拓市場,其中包括在德國馬格德堡建立兩家芯片廠。英特爾希望借此幫助實現全球芯片市場的供需平衡。

  美聯社的報道稱,英特爾的首席執(zhí)行官帕特·格爾辛格表示,未來十年,英特爾的投資將涉及整個半導體價值鏈。英特爾將投入大量資金新建或擴大芯片產能,并在德國、愛爾蘭、法國和意大利建立研發(fā)和設計中心。此舉旨在滿足全球對于半導體產品的巨大需求。英特爾表示,會把先進技術帶到歐洲,以建立全球所需的更加平衡、更富彈性的半導體供應鏈。

  作為投資計劃的第一階段,英特爾將在馬格德堡投資170億歐元,建立兩家芯片工廠,計劃2023年上半年開工建設。這需要歐盟委員會的補貼批準和德國當局的必要資金批準,如果滿足這些要求,工廠計劃于2027年開始生產。英特爾稱,“最先進的半導體”將在這兩家工廠生產。

  英特爾表示,馬格德堡的兩家工廠將可以為當地創(chuàng)造大約3000個高科技工作崗位,為建筑行業(yè)提供大約7000個崗位,以及“與供應商和合作伙伴一起創(chuàng)造數以萬計的額外工作崗位”。

  英特爾的投資計劃還涉及在愛爾蘭萊克斯利普的現有工廠投資120億歐元擴大產能,這將令英特爾在愛爾蘭的總投資超過300億歐元。英特爾還表示,正在與意大利就45億歐元的投資計劃進行磋商,以生產最先進的芯片產品。英特爾的投資計劃還包括在法國建立研發(fā)和設計中心、擴大波蘭的實驗室、與西班牙當地研究人員加強計算機實驗室合作等。

  近年來,英特爾持續(xù)面臨挑戰(zhàn),市值被競爭對手美國英偉達公司超越,英特爾處理器遭蘋果公司棄用,市場份額出現萎縮,股東也對其提出戰(zhàn)略轉型要求。

  今年1月,英特爾稱,計劃向位于美國俄亥俄州的芯片生產設施投資至少200億美元。格爾辛格說,位于俄亥俄州的產區(qū)可能最終容納8家芯片廠,預計今后十年間耗資大約1000億美元。英特爾上個月還宣布將以約60億美元價格收購以色列芯片企業(yè)塔爾半導體公司。

  隨著全球半導體需求不斷增長,供應鏈瓶頸導致芯片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德國政府和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大力推進英特爾的投資項目,希望從全球供應鏈中獲得更大的獨立性。歐盟上個月公布了規(guī)模為470億美元的《芯片法案》,幫助歐盟成為全球主要的半導體生產商,實現2030年前將全球市場份額翻倍的目標。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表示,英特爾的投資計劃是歐盟《芯片法案》指導下取得的首個重大成績。

  不過,有分析指出,《芯片法案》能否幫助歐盟實現產業(yè)發(fā)展目標仍然存疑。該法案能否推動更多私營投資有待觀察,歐盟一直在推動多家大型芯片制造商在歐洲建廠,目前只有英特爾表現較為積極。此外,歐盟當前的財政環(huán)境將對法案生效造成阻礙,大規(guī)模公共投資可能面臨較大政治阻力。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