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華泰證券:中國出口韌性更強 新興行業(yè)彎道超車

趙中昊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趙中昊)過去幾年,全球進入“慢全球化”時代,尤其是2020年后,新冠疫情疊加俄烏沖突升級的背景下,供應鏈出現分散化趨勢。過去數月,華泰證券宏觀研究團隊深度分析了全球、區(qū)域和中國貿易及資本流動相關數據,得出積極的結論:全球化的前景隱憂尚存,但中國出口競爭力在過去幾年間不降反升且韌性更強。

  中國出口份額攀升 韌性更強

  華泰證券表示,從整體上看,即便是疫情擾動、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的環(huán)境下,中國出口占全球份額從2018年的13%升至2022年的14.6%,2023年則可能上升更多,美國、歐盟和日本的份額均有所下降。同期,中國在制造業(yè)增加值中的占比也不斷上升。這些事實有力證明,中國出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不降反升。

  在出口占比整體份額提升的同時,還有一些結構性亮點,包括電子和機械等高附加值產品在全球的占比持續(xù)上升,中國占據全球價值鏈占據中間環(huán)節(jié)并正向更高價值鏈攀升,出口商品更加多樣化,“領軍品類”數量上升,這些事實證明中國出口的韌性正進一步加強。

  新興行業(yè)彎道超車

  華泰證券認為,2018年后,中國制造業(yè)升級明顯加快,以電動車、鋰電池及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在全球快速崛起,中國企業(yè)抓住了機遇,全球競爭力不斷加強。

  電動車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在鋰、鎳原材料供應上占比稍低外,在原材料加工、電極材料、電池以及整車上中國都占據50%甚至更高的份額。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電動車)持續(xù)大幅增長,產銷分別完成706萬輛和68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7%和93%,連續(xù)8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國鋰電產業(yè)全球領先,擁有最完整的鋰電產業(yè)鏈,市場規(guī)模與產能擴張領先全球。據工信部賽迪研究所《中國鋰電產業(yè)發(fā)展指數白皮書》,中國連續(xù)五年成為全球最大鋰電池消費市場,2021年中國企業(yè)鋰離子電池銷量(含出口與國外分公司)合計約占全球的70%。

  此外,華泰證券認為,從中國出口競爭力上升中,至少可以得出兩點啟示。首先,中國貿易部門效率增長領先全球,那么人民幣真實匯率應該相應升值;其次,憑借在資金、人才、通路三方面長期積累,中國企業(yè)正開啟以全生態(tài)鏈出海為標志的新一輪出海。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