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改后鹽企普遍遭遇量漲價跌 云南能投(9.570, 0.00, 0.00%)今年為搶市場擴大賒銷
每經實習記者 李詩韻 記者 謝振宇 每經編輯 任芷霓
4月21日,云南能投(002053,SZ)披露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公司1~3月實現營業(yè)收入3.21億元,同比下降1.35%。此外,云南能投2017年全年實現營收14.47億元,同比減少0.55%。
而兩次營收均略微下降的背后,是云南能投鹽產品售價的下滑。2017年年報顯示,其食鹽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25.90%,但食鹽產品綜合均價同比下滑40.69%,食鹽產品毛利下降36.71%。
經過2017年鹽改元年,食鹽市場競爭加劇。長期關注鹽業(yè)改革的上海彭旨律平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鄒佳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鹽改后,國有鹽業(yè)公司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消費者在市場上有了更多選擇,食鹽的市場價格回歸理性,同時也倒逼鹽企改革適應真實的市場需求。
去年食鹽銷量增但均價降四成
云南能投(前身為云南鹽業(yè))是A股最早實現產銷一體化的鹽行業(yè)上市公司,其全資子公司云南省鹽業(yè)有限公司是云南省唯一具有食鹽生產和省級批發(fā)許可證的企業(yè)。云南能投主營業(yè)務包括食鹽、工業(yè)鹽、日化鹽、芒硝等系列產品的生產銷售以及天然氣管網建設、天然氣銷售、入戶安裝服務等。
其最新發(fā)布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期內營收3.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38.82萬元,降低1.35%。此外,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減少133.65%!爸饕蚴躯}改實施后,食鹽產品區(qū)域放開、價格放開,市場競爭加劇,毛利下降,賬期延長,應收賬款增加,銷售收現同比減少!痹颇夏芡侗硎。
實際上,自2017年初鹽業(yè)改革開始實施后,云南能投就面臨著食鹽市場區(qū)域放開、價格放開帶來的挑戰(zhàn)。
2017年,云南能投實現營業(yè)收入14.5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0.5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2億元,同比下降39.98%。
去年,云南能投的食鹽產品綜合均價同比下滑40.69%。云南能投稱,食鹽行業(yè)進入‘價格混戰(zhàn)期’及‘陣痛期’,生產原材料也出現漲價。市場的‘價格陣痛’使得云南能投的食鹽產品毛利下降36.71%。
鹽企紛紛受影響
除云南能投外,行業(yè)內多數企業(yè)都經歷了毛利下滑的挑戰(zhàn)。
例如,同樣發(fā)展食用鹽業(yè)務的云圖控股(5.190, 0.00, 0.00%)(002539,SZ),在2017年品種鹽共實現營業(yè)收入5億元,毛利率31.84%,比上年同期下降5.68個百分點;江蘇上市鹽企井神股份(10.260, 0.00, 0.00%)(603299,SH)2017年年報顯示,食鹽產品實現營業(yè)收入5.6億元,毛利率32.8%,同比減少14.41個百分點。而有媒體報道稱,湖北廣鹽藍天鹽化有限公司去年食鹽銷量45萬噸,同比上年沒有太大變化,利潤卻從2200萬元大幅降至1200萬元。該公司董事長張傳德表示,“主要因為鹽價大幅下降”。
鹽業(yè)改革已實施了一年多,市場格局也有了改變。鄒佳萊認為,第一,國有鹽業(yè)公司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被打破;第二,消費者在市場上有了更多可以選擇的食鹽產品品類,無論是海鹽、井礦鹽還是湖鹽,消費者多元的需求得到滿足;第三,食鹽價格得到控制,主要原因是減少了中間流通環(huán)節(jié),流通關節(jié)的利潤讓利給了市場。
鹽業(yè)市場不再是國有鹽業(yè)公司一統(tǒng)天下,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市場進入者眾多、魚龍混雜,不乏惡意競爭和攪局者;促銷方式和手段增加且更加注重品牌培育,消費者對食鹽品牌認知逐步增強,但局部地區(qū)市場保護和壁壘仍然存在,被扣食鹽拖延不還。目前,有部分鹽廠主動退出,同質化的低端鹽價格降幅較大!
對于在鹽產品毛利下滑的情況下如何實現2018年營收目標,4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云南能投董秘李政良,但其表示拒絕采訪。隨后,記者多次撥打云南能投董秘辦公開電話,一直無人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