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證券召開“穿越迷霧 科技突圍”主題年度策略會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12月7日上午,中銀證券召開了以“穿越迷霧 科技突圍”為主題的2022年度線上策略會,通過中銀證券官微、移動客戶端以及部分新聞媒體移動客戶端面向公眾開放。
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總監(jiān)徐高預計,2022年外需增速較2021年有所下滑,而國內宏觀政策放松帶動內需反彈的空間較大。2022年CPI大概率會較2021年走高,但PPI向CPI的傳導大概率是溫和的,站在當前看2022年,需要立足內需尤其是影響內需的政策,關注由政策帶來的經濟波動以及背后的投資機會。大類資產方面,國內債券市場與經濟相關性較高,因而2022年在政策穩(wěn)增長發(fā)力過程中,債市收益率向下概率較小,震蕩上行的可能性更大,但向上空間不大。股票方面,A股基本面偏弱,指數(shù)表現(xiàn)平淡,結構性機會更大。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在演講中表示,2022年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因素主要包括出口前景、中美利差、金融風險、經濟復蘇以及美元指數(shù)。目前市場對美聯(lián)儲緊縮預期升溫,而中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穩(wěn)字當頭”,如果美元流動性趨緊,可能進一步收斂中美利差。預計2022年人民幣匯率將繼續(xù)保持雙向波動走勢,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調整對中國的影響有限,但市場主體要警惕偏離程度與糾偏力量成正比引發(fā)的調整,強化風險中性意識,管理好貨幣錯配和匯率敞口風險。
中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表示,2022年A股大概率是結構性行情,“賽道方向重于指數(shù)整體”將繼續(xù)演繹。國內流動性對估值有一定支撐,但如果考慮到海外通脹壓力和加息因素,總體流動性對估值的支撐作用不宜評價過高,市場節(jié)奏全年或呈現(xiàn)U型,增長的稀缺性會使得2022年成長風格仍然大概率領先GARP和價值方向。行業(yè)層面,本輪中小市值的科技行情或復制上世紀80年代的美股表現(xiàn),因此超配主導產業(yè)硬科技、TMT應該是貫穿2022年的策略。主題方面,從供給角度,半導體產業(yè)鏈、大飛機產業(yè)鏈、軍工行業(yè)理應重點扶持。從需求角度,碳中和目標指引下能源結構轉型趨勢確立,能源技術重要性不斷提升。元宇宙作為移動互聯(lián)網的繼承者成為新技術落地及交叉融合的最終場景將引領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通信、消費電子、半導體、底層軟件、傳媒內容制作等多領域有望迎來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