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籌公募REITs應理性
作為國內重要的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之一,公募REITs試點進展迅速。隨著首批公募REITs產品的發(fā)行告一段落,各類投資者表現出很高的熱情,認購REITs堪比股票打新。
日前,首批9只公募REITs產品已完成發(fā)行,基本都實現了比例認購,或刷新公募歷史上最低配售比例。這既與公募REITs首募規(guī)模有關,也說明了投資者極高的投資熱情。
公募REITs之所以能夠快速走紅,與該類產品的收益風格、基礎資產現金流充沛、首批基礎資產的資質密切相關;趶娭品旨t的設置,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基金將可供分配金額的90%以上強制分配給投資人,其穩(wěn)定性類似于債券。同時,由于基礎資產現金流充沛,投資人能夠通過宏觀經濟等因素的變化,對未來的年度收益率合理預判。此外,首批公募REITs的底層資產資質優(yōu)質,也吸引了機構資金的認購。
從海外經驗來看,發(fā)達市場REITs擁有可觀的長期收益率。根據NAREIT的數據顯示,在1972年至2021年4月底的近50年時間里,富時NAREIT美國房地產指數中的權益型REITs年均復合收益率達到11.7%,跑贏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和道瓊斯指數等主流指數。
不過,任何一種金融資產投資,都不能做到一本萬利。在穩(wěn)健的收益預期、火爆的投資熱情面前,業(yè)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在合理判斷另類投資收益的同時,需要認清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點。
其一,從產品類型來看,公募REITs兼具股性、債性的雙重收益特征,需關注兩者的不確定因素。其中,特許經營權基礎設施REITs更偏債性,未來現金流相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表現在未來補貼收入、改建計劃等方面的變化,有可能會影響項目未來現金流的穩(wěn)定性。
其二,就產品流動性而言,公募REITs尚在試點階段,無論是產品規(guī)模還是投資者認知,尚屬初期階段,可能出現交投不活躍,場內流動性不足的情況,持有人面臨折價交易變現的風險。若部分炒作資金進場,可能引發(fā)公募REITs產品在場內凈值表現大開大合。
其三,需要正確理解“強制分紅”概念。公募REITs是具有強制分紅特征的產品,但也是權益類產品,不是保本產品。盡管公募REITs產品在公告中披露了未來的分紅額度,但并不是業(yè)績承諾。
其四,從產品投資目標來看,公募REITs做長期資產配置,其內涵價值不會有特別大的波動。尤其是公眾投資者,要和自己的投資目標以及風險屬性相匹配,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