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吉林省力爭到2022年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建設并投入運行

宋維東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宋維東)8月18日,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fā)布會,介紹吉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fā)的《關于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情況。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意見,吉林省力爭到2022年,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建設并投入運行,培育100家知識產權示范學校、500戶知識產權優(yōu)勢示范企業(yè)、1000項高價值發(fā)明專利,有效注冊商標達到25萬件、地理標志商標90件,版權社會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2018年以來,吉林省知識產權主要指標均實現了大幅增長。截至2019年底,吉林省每萬人口有效發(fā)明專利擁有量增長12.4%,達到5.34件;有效注冊商標增長30.2%,達到了21.6萬件;辦理專利權質押融資的企業(yè)增長104%,質押融資金額增長98.6%,達到了100戶10.8億元。但也存在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和高校、科研院所專利運用不夠等問題。

  據悉,此次發(fā)布的意見,針對高校、科研院所重專利申請授權、輕轉化運用現象,通過采取調整專利資助政策、設立專利質押貼息和推動改革評價標準等系列措施,向培育高價值專利和促進轉化運用傾斜,推動知識產權融入區(qū)域發(fā)展。以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建設為引領,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為平臺,以企業(yè)為主體,以服務為手段,設定階段性目標,推動知識產權主動融入標準、質量、品牌戰(zhàn)略。此外,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市場主體誠信檔案“紅黑名單”制度,實施聯合獎懲,對列入紅名單的市場主體,在知識產權金融、專利快速確權等方面給予支持。

  相關人員表示,下一步,吉林省結合創(chuàng)新主體需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提升服務能力,推動知識產權強省戰(zhàn)略落實。吉林將推動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加強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建設,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等。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