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看區(qū)域·東北篇|內蒙古打造向北開放橋頭堡

新華社

??內蒙古自治區(qū)橫跨“三北”,內連八省區(qū)、外接俄蒙,邊境線長達4200多公里,有20個對外開放口岸。近年來,內蒙古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多措并舉,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取得實效。

??6月17日,在內蒙古甘其毛都口岸,自動導向車(AGV)在封閉公路上運行。新華社記者 李云平 攝

??在甘其毛都口岸,來自蒙古國的AGV無人駕駛車排隊入境,海關智能卡口自動讀取、核驗車輛艙單和載貨清單電子數據,并在30秒內抬桿放行,實現“讀秒”通關。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由中國制造出口的公交車穿梭在路上,深受當地市民青睞。在中蒙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經濟合作區(qū)內,建筑工人揮汗如雨,加班加點建設,這是我國與毗鄰國家共同建立的第三個跨境經濟合作區(qū)。

??商務部亞洲司司長王立平近日在第二屆國家向北開放經貿商洽會上表示,近年來內蒙古通過高水平向北開放不斷展現新作為,對外貿易邁上新臺階,雙向投資取得新成就,國際物流口岸建設達到新高度。

??據內蒙古商務廳統(tǒng)計,2024年上半年,內蒙古口岸進出境貨運量同比增長28.1%,滿洲里、甘其毛都等4個口岸過貨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口岸進出境客運量超過230萬人次,同比增長91.8%。同期,內蒙古外貿進出口總額997.8億元,同比增長10.8%,高于全國平均增速4.7個百分點,“新三樣”產品和二手車出口額、邊民互市貿易額均實現倍增。截至2023年底,內蒙古累計開行中歐班列42000余列。

??4月21日,二連浩特鐵路口岸龍門吊吊裝中歐班列集裝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張海峰攝)

??內蒙古在建設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上具有獨特優(yōu)勢。區(qū)位上,內蒙古是我國對俄蒙陸路貿易的主干道,擁有中俄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口岸,并且承擔了對蒙貨運量的九成以上。產業(yè)基礎上,內蒙古煤炭產業(yè)鏈不斷延伸,現代化農牧業(yè)、風光等新能源裝備制造、稀土新材料制造業(yè)蓬勃發(fā)展,為向北開放奠定了扎實基礎。政策支持上,《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fā)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提出強化開放大通道建設、加快發(fā)展開放型經濟等一系列支持舉措,內蒙古也將政策落地工程確定為重點工程,全力推進國家支持政策從“紙上”落到“地上”。

??內蒙古不斷提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綜合保稅區(qū)、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qū)、邊民互市貿易區(qū)等33個開放平臺能級。在二連浩特市邊民互市貿易區(qū),滿載蒙古國山羊絨的貨車有序通關后駛入當地落地加工企業(yè),不久后這些絨毛將被制作成精美的羊絨產品。作為國家首批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地區(qū)之一,目前二連浩特市有11家備案的進口商品落地加工企業(yè),涉及肉類、糧油和絨毛等行業(yè)。今年上半年,二連浩特邊民互市貿易交易額超過3億元,同比增長近386%。

??這是2023年6月28日拍攝的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內蒙古將“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充分利用雙邊經貿合作機制,不斷拓寬對外合作渠道。內蒙古成功舉辦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會、世界蒙商大會、中國綠色算力大會等活動,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yè)、專家和政府代表搭建直接對話和交流的平臺,圍繞內蒙古重點產業(yè)鏈促進國際合作與投資。同時,內蒙古持續(xù)加強外商投資保護,保障外商投資企業(yè)國民待遇,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2023年,內蒙古實際使用外資55.8億元,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è)167家,同比增長320%。

??內蒙古自治區(qū)口岸管理辦公室主任劉永明表示,內蒙古將立足建設中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戰(zhàn)略定位,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全面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推進口岸帶動、腹地支撐、邊腹互動,發(fā)展泛口岸經濟、通道經濟和落地經濟,構建聯通內外、輻射周邊、資源集聚集散、要素融匯融通的全域開放新格局。(記者趙澤輝、哈麗娜)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