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樓市拐點隱現: 土地供應調整致行情分化
在4月的供應高峰后,5月上海新房市場供應出現了明顯回落。據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監(jiān)控,5月以來截至24日,全市共有10個新建商品住宅項目推盤,共計推出房源2200套。
一個事實是,剛需盤出現了滯銷傾向。金山某項目推456套新房僅8人搖號,中標率高達5700%。這與4月出現的中高端樓盤參與搖號人數超額情況大相徑庭。
上述10個新項目全部位于遠郊,屬剛需盤,且認籌數均未超過房源數,甚至有多個項目推出了幾百套房源,但認籌搖號人數僅個位數。如位于臨港滴水湖畔的艾森公館于5月18日公開搖號,推出111套房源,均價約2.9萬元/平方米,認籌僅18人;3月底4月初,位于同一地段的萬科金域瀾灣推出446套可售房源,均價約30000元/平方米,認籌數達618個,開盤當天即售罄。
上海鏈家市場分析師趙葆根表示,前期部分新房項目搖號過熱行情,是之前供應量較低,需求長期積累所造成。隨著4月以來供應端放量,供求關系進一步調節(jié)。將有更多新房項目,面臨目標客源消耗較大、定位近似產品競爭等問題,這都將增加它們以價換量的壓力。對于意圖在新房市場入市的購房者而言,也應該在供求關系趨向緩和的情況下,進一步保持理性步調。
成交行情分化
從5月新推盤情況來看,大多數樓盤的搖號人數都在推盤量的40%以下。隨著4月供應端放量,市場預期總體趨向理性。
據統(tǒng)計,除了上海遠郊區(qū)的超低價格剛需項目,一些離市區(qū)更近、價格相對更貴的剛需、剛改型項目開盤同樣不利。比如,位于上海嘉定新城的盤古園府于3月初推出共416套房源,均價約35300-43350元/平方米,但開盤當天僅82人認籌。
上海鏈家數據顯示,4月以來,上海出現了一個月多的新房供應高峰,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已先后有32個項目、1.12萬套房源入市;而截至5月21日,這些房源中已網簽的僅0.35萬套。仍有近七成的供應房源,尚未完全釋放至市場中。
趙葆根指出,行情分化的原因是多層面的。首先,推出房源的受眾群體對搖號情況有較大影響。例如,部分項目推出的為別墅房源,受眾群體十分有限。
其次,諸如南橋新城、臨港新城、嘉定主城區(qū)等板塊,本就是近年新房推盤較為集中的區(qū)域,今年以來推盤量也在1000套以上。有效需求在前期就有很大消耗,板塊內定位近似的新房、次新房項目,也形成一定的競爭。
同時,購房者更青睞于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區(qū)域。如4月前灘豪宅項目中糧前灘海景壹號遭熱捧,因該項目此前獲批單價約7.3萬元/平方米,彼時周邊二手房的價格已普遍達每平方米9萬元以上。
而上海遠郊的嘉定新城、青浦、金山等區(qū)域,雖然新房也限價,但其價格并沒有像市區(qū)新房、尤其是豪宅項目那樣被壓制得過低,也未出現一二手房價格明顯倒掛的現象。
上海中原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部分剛需盤性價比不高是促使購房人數變少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