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舉辦2021年宏觀策略會 建議關注下季度“新老”調整機會
11月12日,中金公司2021年宏觀策略會在北京舉行。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對2021年宏觀經濟、市場結構趨勢、大類資產配置等話題發(fā)表了觀點。對于A股市場,王漢鋒重點提出,建議關注2021年第一季度“新老”調整的機會。
疫情影響減弱 內生波動將增強
在策略會上,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重申了其近期觀點,2021年經濟將重回內生波動,并指出這是思考2021年的經濟走勢、宏觀政策展望和資產配置策略的出發(fā)點。
彭文生認為,需求波動是周期循環(huán)的關鍵,通脹和債務則是觸發(fā)需求波動的兩個主要因素:通脹過快上升通常誘發(fā)政策緊縮及隨后的需求下行,而一旦通脹壓力轉變成通縮風險,政策再次獲得寬松契機,刺激需求復蘇;債務過高會促使政策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導致信用緊縮和資產價格下跌、需求下行,隨后政策再放松,周期重新獲得上行動能。由通脹和債務因素帶來的兩種經濟循環(huán)是典型的內生周期波動模式,疫情對上述模式帶來了外部擾動,隨著疫情緩解,其對經濟活動的物理限制消退,預計明年內生力量將會增加,不僅體現為供給復蘇對需求的外溢和乘數效應,也包括2020年應對政策的滯后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房價、房租這一備受關注的民生話題,彭文生在會上表示,目前在疫情沖擊影響下,國內地產市場呈現房價上升、租金下降的分化趨勢,在未來收斂的過程中,租金上漲,向房價走勢靠攏的概率較大,但目前收斂路徑仍不確定,需要觀察國內經濟環(huán)境的配合。
此外,在策略會上,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王漢鋒指出,從2010年開始,中國開啟了“新”“老”經濟分化的趨勢。在2020年的策略展望中,以“新”攜“老”的主線判斷,在行情中得以驗證。著眼未來,他表示,“新格局、新規(guī)劃、新制造、新消費”是未來產業(yè)及市場發(fā)展的主題。
警惕調整風險
具體來看,王漢鋒表示,未來市場將是兩個層面趨勢的疊加。
首先是宏觀周期的波動,“從周期性波動看,2020年和2021年區(qū)別在于:2020年增長和政策密切相關,二者是同向的;2021年增長和政策將是一進一退,因此對股市是偏中性的判斷,出現大牛市的概率不大”。他表示。
其次是經濟發(fā)展的四個結構性趨勢:產業(yè)升級、消費升級、數字化轉型及綠色發(fā)展。中國制造正借助“大市場、大長全的產業(yè)鏈、大基建、人才紅利”等四大產業(yè)優(yōu)勢,從“三低一弱”(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質量、弱品牌),走向“三高一強”(相對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質量,強品牌)。
從今年結構行情發(fā)展看,王漢鋒表示:“目前新經濟股票太貴了,老經濟股票趴在地上,8月份之后的投資,老經濟比例可以增加,新經濟比例可以適當降低!
王漢鋒認為,明年一季度經濟將重回平衡,這時候“新”“老”經濟的配比可能需要進行調整。他表示,明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環(huán)比可能出現大幅增長,市場對復蘇預期的反映基本到位,一些刺激政策可能將退出。因此近期補漲的周期股可能重新出現調整,市場會重視新經濟表現,明年新經濟還是市場主線。
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而言,王漢鋒指出,明年方向上可能較今年出現較大差異,“股票上,重點是結構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