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機構人士:部分優(yōu)質債券或被“錯殺”

蔣振鳳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上周末金融管理部門表態(tài)嚴處各種“逃廢債”行為,市場情緒得到緩解。機構人士認為,信用債風波引發(fā)的市場情緒波動將慢慢平復。

  部分品種被“錯殺”

  多位機構人士表示,這次風波既有在預期之內的成分,也有出乎意料的成分。南方基金國際部總經理黃亮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永煤事件”發(fā)生后,不少機構開始嚴格篩查投資標的并重新梳理債券投資池,許多信評研究員對與永煤同一行業(yè)、同一地域甚至相近主營構成、相似背景資質的發(fā)債主體均表達了負面的預期,對于其他盈利能力較弱、債務負擔較重、以往處于債券投資池“邊緣”的主體也普遍做了出庫調整,從而引發(fā)了進一步的拋售以及相關品種價格普跌。由于機構的同質化較強,市場情況影響機構行為,機構行為反作用于市場成交與價格,短期內的負反饋循環(huán)可能難以避免。

  他坦言,站在整個市場的維度來看,個別信用事件直接導致其他發(fā)債主體的基本面發(fā)生根本變化的可能性不大。本輪違約事件的后續(xù)波動應該會緩慢地控制在短期影響的層面,但投資者信心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恢復。因為多數(shù)投資人并不是直接參與信用債市場,可能通過基金或者其他渠道參與,由于凈值下跌而導致情緒加劇,容易促使投資者盲目加入到贖回大軍中。由于債券的流動性問題,債基面對大額贖回會更難處理,不少管理人為了抵御贖回端對基金運作產生的負面影響,被迫先賣出流動性更好的利率債和高等級的信用債以換取更多的現(xiàn)金頭寸,部分相對優(yōu)質的信用債“被錯殺”,“所以在市場資金面偏緊的時候,央行及時出手補充流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釋放積極信號

  “現(xiàn)在很多投資者都在關心,這波信用債風波究竟何時能過去,市場信心何時得到恢復,不少人還猶豫不決!币晃粯I(yè)內人士認為,近期高層定調,對恢復市場信心很重要,“永煤事件”對投資者的情緒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果近期相關信用事件最終都能得到妥善解決,市場信心會恢復得更快,但是“震蕩的信用體系需要時間來修復,現(xiàn)階段首要的是回歸理性思考!

  對于廣大投資者,尤其是基金持有人而言,多位機構人士均表示不建議投資者進行較大贖回。債券的流動性并不像股票那么強,特別是處于贖回環(huán)境中,債券的表現(xiàn)會很差,大量贖回對持有人不利;鸸緯ㄟ^自己優(yōu)質的信用分析能力,盡力幫助投資者篩選掉大多數(shù)的尾部主體信用風險。

  “如果部分高等級的信用債受到較大流動性沖擊,導致收益率顯著提升,將是一個不錯的配置機會!秉S亮表示,由于實際基本面并沒有發(fā)生變化,估值修復是比較確定的。有關部門以及一些大型企業(yè)也都在采取一些積極主動的措施,在市場中釋放出了積極信號。

  “目前信用債市場對發(fā)行人約束不足,違約成本不高,這是未來政策的著力方向之一!辩劫Y本董事長武良山表示,近期爆雷的企業(yè)債務負擔確實較重,主要是受到了目前經濟大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信用利差長期擴大化的勢頭仍在繼續(xù)。短期看,對市場有一定影響,但尚在可控范圍內,市場情緒料較快回歸穩(wěn)定。中長期來看,違約事件有利于推動信用債市場逐步走向市場化定價。

  京師深圳金融律控中心主任、宜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江澤利表示,未來應完善對信用評級機構的監(jiān)管。普通投資者缺乏足夠的風險辨識度,因此打造良性健康市場至關重要。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