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打擊惡意代理退保騙局,還需消除信息鴻溝

證券時報

  “代理退保”惡意投訴騙局尚未平息,近日,保險領域惡意代理投訴又有新跡象:一些詐騙人員或機構假冒保險機構客服,或打著監(jiān)管部門的旗號,以“產(chǎn)品升級”、“贈送保障”等為由誘騙客戶退保再投保。

  代理全額退保、誘騙客戶退保再投保等騙局的目標雖各不相同,卻是“新瓶裝舊酒”,騙局路徑和手法十分相似。例如,不法分子打著“專業(yè)保險維權”的名義,煽動消費者委托其代理“全額退!笔乱,瞄準的是高額代理費用(退保金額的30%~50%不等)。又如,詐騙人員或機構以“產(chǎn)品升級”、“贈送保障”等為由誘騙客戶退保后再投保,瞄準的是客戶再投保后產(chǎn)生的保單傭金收入。實際上,幾年前P2P盛行時,就曾出現(xiàn)詐騙人員或機構假冒保險機構客服誘騙客戶退保購買理財產(chǎn)品的騙局。

  代理退保騙局折射的是不同群體對保險存在認知鴻溝。從銷售端來說,部分營銷員不理解保險本質(zhì),也不重視消費者需求,存在誤導或者難以針對客戶需求適當配置保險問題。從消費角度來說,部分消費者缺乏“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的正確認知,導致“買也昏昏退也昏昏”。從詐騙者角度來說,則是妄圖把保險和客戶當搖錢樹。

  代理退保騙局的危害無疑很大,不僅擾亂正常金融經(jīng)營秩序,還嚴重誤導了消費者,使消費者面臨失去正常保險保障、個人征信受損、敏感信息泄露、資金遭受詐騙等風險隱患。

  針對代理退保騙局的危害,今年以來,監(jiān)管部門多次發(fā)布風險提示和實施嚴厲打擊。4月9日,中國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防范“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提示消費者根據(jù)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近日,海南銀保監(jiān)局亦發(fā)布《關于打擊金融領域惡意投訴代理行為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通告》,大力打擊金融領域惡意代理投訴行為,希望遏制以牟利為目的的“惡意代理投訴”快速蔓延趨勢。據(jù)媒體報道,2019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海南銀保監(jiān)局共接到非正常投訴368件,占保險消費投訴件總量的40%以上。

  監(jiān)管部門打擊代理退保騙局固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考慮到惡意代理投訴具有隱蔽性強、取證難等問題,積極消除消費者和保險公司之間的信息鴻溝,從根本上降低消費者退保沖動亦非常重要。

  從保險公司角度,應更加積極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強化投訴管理,建立流暢的信息溝通機制,進一步加強對消費者金融知識普及宣傳,真正消解消費者關于保險“投保易退保難”、“理賠難”的固式思維。從消費者角度,亦需要樹立科學的保險消費理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保障個人資金安全,通過正規(guī)渠道正確了解重要產(chǎn)品信息。在法律和相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下,方能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和消費者的權益。記者 熊

中國證券報金牛投資者教育基地聲明:凡中國證券報金牛投資者教育基地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jīng)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投教基地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投教基地贊同其觀點,中國證券報金牛投資者教育基地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