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疫情反彈拖累經濟 穆迪下調英國信用評級

經濟參考報

  由于英國經濟增長放緩、財政實力下降等原因,穆迪日前將英國的信用評級降低一個等級至Aa3。面對疫情反彈的嚴峻形勢以及“無協議脫歐”風險的加大,英國經濟復蘇將面臨持續(xù)的威脅。

  穆迪再次下調英國評級

  據路透社報道,日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宣布下調英國主權信用評級至Aa3,前景展望為穩(wěn)定。這是穆迪自2017年9月下調英國主權信用評級至Aa2、持負面展望以來,對該國的最新一次評級下調。

  穆迪表示,自2017年英國信用評級首次被下調以來,英國的經濟實力已經下降,目前英國經濟增長明顯弱于預期,疫情疊加脫歐問題將讓英國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不確定性揮之不去,未來可能會繼續(xù)如此,這將對下半年經濟復蘇造成阻礙。放眼未來,英國潛在的低增速、高債務再加上不確定性較高的政策環(huán)境,都將給英國經濟、財政和社會帶來“逆風”。  英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2下調至Aa3后,目前與比利時和捷克共和國處于同一水平。在七國集團中,作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的英國第二季度經濟收縮幅度最大,疫情流行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英國的債務,目前其公共債務已超過2萬億英鎊(約合2.6萬億美元),相當于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上,并將進一步產生負面影響。穆迪預計英國債務占GDP比重將在2020年年底時沖高至112%,屆時的政府赤字占GDP比重將達到18.5%,2021年料為7.4%。

  穆迪稱,新冠肺炎疫情在英國蔓延的程度非常嚴重,而受到政府封鎖措施和疏離規(guī)則的進一步打擊,英國服務業(yè)規(guī)模急劇萎縮,加之疫情在英國依然面臨進一步暴發(fā)的持續(xù)風險,導致英國經濟從峰頂到谷底的收縮程度比二十國集團中其他經濟體都要嚴重。 

  穆迪同時表示,英國未能與歐盟達成廣泛的貿易協議,將加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損害,前景或將惡化。“即使英國和歐盟在2020年底前能夠達成一項貿易協議,其范圍也可能會非常狹窄”。此外,穆迪稱,英國高債務水平不太可能迅速下降。英國目前削減開支在政治上可能會遇到困難,而增加稅收則可能會扼殺經濟復蘇。英國政府此前回應稱,除了增加支出來減小疫情的影響,別無其他選擇。  

  目前,英國在穆迪的信用評級中排名第四,仍處于安全投資區(qū)。此次降級使穆迪對英國的評級與惠譽對英國的評級處于同一水平,而此前標準普爾對英國的評級比穆迪和惠譽高了一個等級。分析認為,穆迪此次下調英國主權信用評級對英國政府來說是又一次打擊,英國政府在處理疫情方面已經飽受反對黨和保守黨議員的抨擊,因為疫情在英國造成的死亡人數比歐洲其他地方都要多。 

  封鎖措施再度拖累經濟復蘇  隨著疫情反彈,如何平衡好防疫和推動經濟復蘇成為英國政府的一大挑戰(zhàn)。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先前呼吁各國政府不要突然中止或過快取消經濟復蘇支持計劃。  英國適用于英格蘭地區(qū)的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系統日前開始啟用;首都倫敦及埃塞克斯郡疫情警戒級別16日從一級提升至二級,即從“中等”風險升至“高”風險,意味著這兩地防控措施將加碼,因為級別的提升,僅首都倫敦將有九百萬人受到影響。 

  據悉,除了一級封鎖所適用的六人社交聚會禁令以及酒吧10點宵禁的限制措施外,二級封鎖還意味著:不同家庭成員不能在室內聚會見面,公眾也被要求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同時,北愛爾蘭出臺今夏以來最嚴格防疫措施,包括學校停課2周、餐廳和酒吧歇業(yè)4周。 

  根據英國衛(wèi)生部公布的最新數據,整個倫敦的平均感染率為每10萬人94.15例,其中有多達12個行政區(qū)超過了感染率每10萬人100例的臨界值,因此需要采取更為嚴格的限制措施。英國衛(wèi)生大臣馬修·漢考克表示,在倫敦,感染率呈現直線上升趨勢,病例數每10天翻一番,所以必須采取嚴格的措施。倫敦市長薩迪克·汗表示,支持倫敦實行更嚴格的封鎖。他認為這項決定是基于“公共衛(wèi)生專家科學建議基礎上的”,即拯救倫敦市民生命所必需的。 

  英國工業(yè)聯合會駐倫敦主管埃迪·科森表示,進行二級封鎖將給倫敦的企業(yè)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尤其是在酒店、休閑和旅游業(yè)。

  此外,疫情反彈疊加封鎖措施的加強,也給英國經濟復蘇帶來重創(chuàng),失業(yè)人口不斷攀升。英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fā)布的數據顯示,英國今年6月至8月的失業(yè)率創(chuàng)三年來新高,失業(yè)人口達到約150萬。

  國家統計局副國家統計師喬納森·阿索指出,自疫情暴發(fā)以來,失業(yè)人數和求職人數劇增,而且近期遭解雇的人數“明顯攀升”。英國智庫“工作基金會”負責人本·哈里森認為,隨著英國出現第二波疫情,多數用人單位不會重新開始招聘,就業(yè)前景在今后數月將惡化,失業(yè)人數將進一步增加,找工作仍將十分艱難。

  “無協議脫歐”風險仍存

  在英國經濟持續(xù)受到疫情沖擊的同時,“無協議脫歐”的潛在風險或讓經濟前景雪上加霜。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約翰遜16日在唐寧街首相府向媒體表示,除非歐盟“從根本上”改變方向,否則雙方將無法就“脫歐”后的經濟伙伴關系達成一致。英國必須“做好準備”不能達成任何貿易協議而脫離歐盟。

  英國、歐盟雙方都呼吁對方在關鍵問題上做出妥協,包括漁業(yè)權益和限制政府對企業(yè)補貼等。約翰遜稱,他已經明確表示希望歐盟給予英國和加拿大相同的貿易協議,但這些愿望在歐盟領導人峰會上被無視。

  分析認為,若英歐在過渡期內未能達成貿易協議,雙方貿易自2021年起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需重新實施邊檢、征收關稅,導致貿易成本增加。英國和歐盟企業(yè)供應鏈將面臨困擾,貨車不得不排長隊通關,有的生產商甚至得更換供應商。

  英國食品和飲料聯合會首席執(zhí)行官伊恩·賴特表示:“如果不能達成協議,消費者將付出沉重代價。從歐盟進口的食品和飲料將會面臨平均18%的高關稅,由此帶動物價上漲。而疫情更將放大‘無協議脫歐’的影響!

  知名投行美國高盛公司此前預計,若英歐未能達成貿易協議,加之疫情的疊加影響,自2021年起,雙方可能會有近1萬億美元的貿易“陷入混亂”。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