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多用于股權激勵 證券公司競相掘金行權融資業(yè)務

劉藝文 見習記者 馬靜 證券時報

  目前,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在進行股份回購操作,而回購后的用途之一就是股權激勵或者員工持股,這也給券商帶來了更多的業(yè)務機會。已經有不少券商為上市公司提供股權激勵服務,并以此為切入點,不斷拓寬針對上市公司的產品線,比如投行服務、托管業(yè)務、財富管理等。

  近幾年,股權激勵行權融資額不斷上升。記者了解到,有券商已獲股權激勵行權融資業(yè)務資格的客戶接近200戶,也有券商累計簽約員工持股計劃客戶近500家。

  “目前的回購市場,對于券商而言確實是個機會,券商可以提供更多一站式或者個性化定制服務來贏得客戶。”某中型券商的一名非銀分析師向記者表示。

  券商拓展增量業(yè)務

  一段時間以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啟了股份回購動作。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19日,年內已有1689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份回購進展,擬回購金額合計超2000億元(以公告的回購金額上限計)。

  實施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ESOP),是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后的主要用途之一。上述1689家上市公司中,有955家公司披露了這一計劃用途,預計回購金額共計1312.37億元。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的火熱,也為券商帶來了一定的增量業(yè)務。

  據了解,在上市公司實行股權激勵的過程中,由于部分被激勵對象雖然已經具備了行權條件,但仍面臨較大的行權資金壓力,對行權資金的需求較為強烈。在這種情況下,券商可以通過開展股權激勵行權融資業(yè)務來提供金融服務,滿足這些特定客戶的融資需求。簡單來說,股權激勵行權融資業(yè)務是指券商向特定客戶(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對象)出借資金,供其行權買入上市股票,與其約定在未來返還券商出借的資金本金及利息,并約定相關履約保障條款的經營活動。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自2005年12月證監(jiān)會發(fā)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后,A股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激勵實操已經成為常態(tài)。行權融資業(yè)務可以有效滿足激勵對象的短期資金需求,幫助激勵對象規(guī)避通過外部融資而產生的成本高企和期限錯配問題,解決激勵對象的后顧之憂,進而更好地幫助上市公司達成激勵目標,綁定員工與上市公司利益,實現共同發(fā)展。

  各施所長展開競逐

  實際上,股權激勵行權融資業(yè)務并不算新話題。此前,由于規(guī)模較小,且多以輔助角色出現,因此這一業(yè)務并未被大眾所熟知。早在2012年10月,國信證券就獲得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行權融資業(yè)務試點資格。

  2014年11月5日,深交所發(fā)布《關于受理和評估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行權融資和限制性股票融資業(yè)務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隨后多家券商經申請陸續(xù)獲得業(yè)務試點資格。據公開信息顯示,至少已有20余家券商獲得了這一試點資質。

  目前,開展行權融資業(yè)務的各家券商都開發(fā)了相應的股權激勵管理系統,并不斷進行技術更迭,延伸服務半徑。2023年3月,為解決股權激勵協議線下簽署的眾多痛點,東方財富證券的股權激勵管理系統推出了在線簽署功能。2023年6月,湘財證券股權激勵2.0系統產品發(fā)布,借助該系統,上市公司管理人員能夠全方位掌握激勵計劃解鎖、執(zhí)行的情況,被激勵員工也能直觀了解所持有激勵工具的數量、執(zhí)行情況和收益情況等。

  記者注意到,各家券商在開展股權激勵行權融資業(yè)務時很是“內卷”,主打一個陪伴式的股權激勵全生命周期服務。以安信證券為例,該券商在早期的草案撰寫、稅務籌劃等方面已為企業(yè)定制了激勵體系;中期執(zhí)行階段則提供管理系統支持、專項投資者教育等服務;在激勵對象行權后,則為其提供減持工具、投顧服務等。申萬宏源證券也與此類似,該券商聲稱“提供保姆式方案咨詢”“讓企業(yè)激勵方案零操心”。

  與較早前的情況有所不同,目前已有券商專門關注北交所企業(yè)推行股權激勵帶來的相關需求。中金財富在其宣發(fā)材料中稱,在北交所設立之初,公司就在內部建立了專門服務北交所上市及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服務體系。中金財富自研的股權激勵系統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升級改造,可適用企業(yè)在北交所上市前后推行的各類股權激勵。

  市場空間有多大?

  券商競相布局股權激勵行權融資業(yè)務,主要動因在于這一業(yè)務相當于“敲門磚”,券商可以借此服務機構客戶,推進財富管理轉型。

  據財通證券介紹,該公司推出的ESOP系統可以和五項業(yè)務產生聯動:一是信用業(yè)務,涉及行權融資、質押融資等;二是投行業(yè)務,券商可以提供股權激勵方案、股權架構設計等咨詢服務,以及再融資服務、并購服務等;三是財富管理業(yè)務,可提供理財產品服務,涉及激勵對象在股票減持后的再投資需求以及企業(yè)閑置資金管理服務;四是托管業(yè)務,激勵對象股份托管服務、經紀業(yè)務,激勵對象的賬戶開立與交易等服務;五是研究業(yè)務,券商研究所可以提供股權管理咨詢服務等。

  國信證券也表示,公司以自主行權及行權融資服務為切入點,不斷拓寬對上市公司的產品線,逐步打造涵蓋三大主流激勵工具(股票期權、員工持股計劃、限制性股票)的股權激勵管理及配套服務,以及特定股東管理等上市公司全方位綜合服務體系。

  在2023年半年報中,國信證券披露了股權激勵行權業(yè)務的進展。因服務水平優(yōu)化和展業(yè)精細化,國信證券2023年上半年行權融資業(yè)務開展順利,余額較上年末提升15.57%,持續(xù)保持領先優(yōu)勢。根據這份半年報披露的發(fā)行人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具體明細,截至2023年上半年,行權融資金額從2020年年末的2.70億元提升至3.46億元。

  國信證券稱,公司深耕自主行權及行權融資服務十余年,合作上市公司、激勵對象規(guī)模處于行業(yè)領先地位,為美的集團、中興通訊、中國核電等100多家上市公司成功實施股權激勵提供了有效支持,發(fā)揮了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發(fā)展的作用。

  國金證券提到,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已獲股權激勵行權融資業(yè)務資格的客戶共計176戶,在途總規(guī)模0.40億元,利息收入100.27萬元。

  財通證券則透露,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機構客戶資產超3000億元,新增ESOP企業(yè)客戶簽約數48家,累計簽約近500家。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