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公司披露了2017年度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情況,部分公司業(yè)績受到較大影響。業(yè)內人士表示,隨著并購監(jiān)管收緊,上市公司商譽總額增速放緩,相關風險得到進一步防范。
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隨著上市公司2017年度業(yè)績陸續(xù)披露,多家公司披露了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情況。
以嘉應制藥為例,公司因商譽減值,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381.75萬元。根據公告,嘉應制藥本次擬計提2017年度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合計1.02億元,包括合并報表商譽9816萬元與應收賬款422萬元。本次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將減少公司2017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1.01億元。
省廣股份擬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6.82億元,包括4.63億元應收賬款減值準備、1.97億元商譽減值準備等。公司因此由盈轉虧。在2017年三季報中,公司預計2017年凈利潤為6112.46萬元-1.83億元。業(yè)績快報顯示,公司2017年虧損1.85億元。
巨額商譽引發(fā)市場關注。Wind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A股公司商譽總額達1.26萬億元,較2016年三季報末的9273.37億元增長35.48%。在2017年三季度披露商譽相關數(shù)據的1925家公司中,12家公司商譽總額突破百億元。
商譽占比高存風險
Wind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商譽占所有者權益(凈資產)比例在50%以上的公司124家。
其中,11家公司的商譽超過其凈資產。以*ST紫學為例,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公司商譽為15.27億元,而凈資產只有1億元,商譽為凈資產的15倍。凱瑞德商譽為其凈資產約兩倍。
眾應互聯(lián)2月28日公告,2017年度擬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2.21億元,其中包括商譽減值準備2.01億元。2017年三季報顯示,眾應互聯(lián)商譽額為20.91億元,同期凈資產僅為13.13億元。
近年來,多家公司因轉型訴求等原因開展并購交易,并購標的并表逐漸成為助力相關公司業(yè)績增長的重要因素。不過,溢價收購產生了大量商譽。一般而言,商譽占公司凈資產比重越大,計提商譽減值對相關公司等的財務數(shù)據影響越大。對于實施過高估值、高業(yè)績承諾“雙高”并購的上市公司,且并購標的業(yè)績承諾難以兌現(xiàn),這些公司可能出現(xiàn)商譽減值。
以眾應互聯(lián)為例,2015年,公司通過現(xiàn)金方式收購香港摩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MMOGA”)100%股權,確認商譽為20.23億元。業(yè)績承諾方面,2015年-2017年,MMOGA承諾凈利潤分別為不少于2759.9萬歐元、3946.66萬歐元和5643.72萬歐元。根據公告,MMOGA經營業(yè)績與目標存在差距,自收購完成以來,公司歷年均針對商譽進行了減值測試。
商譽增速放緩
隨著監(jiān)管政策收緊,A股公司商譽總額以及產生商譽的公司數(shù)量增速均在放緩。
Wind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0日,1792家公司披露商譽金額,總額突破1.05萬億元。
而2017年一季度,僅新增6家公司披露商譽數(shù)據,新增商譽總額僅900萬元。2017年一季報顯示,1798家公司披露商譽相關數(shù)據,商譽總額為1.14萬億元。
2017年半年報數(shù)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1885家公司披露商譽相關數(shù)據,商譽總額為1.19萬億元。2017年三季報數(shù)據顯示,1925家公司披露商譽相關數(shù)據,商譽總額為1.26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