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2021年中國公募基金研究報告》出版發(fā)行

昝秀麗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昝秀麗)中國證券報記者6月9日從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獲悉,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民生財富管理研究中心研究成果《2021年中國公募基金研究報告》于日前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據了解,報告以股票型公募基金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以萬得全A指數作為業(yè)績比較基準,深入分析了基金的業(yè)績、選股擇時能力、業(yè)績持續(xù)性等內容。

  報告顯示,從收益表現(xiàn)來看,2003年-2020年,股票型基金的累計收益率是大盤指數的3倍,在近三年和近五年,其收益也顯著高于大盤指數。從風險調整后收益表現(xiàn)來看,股票型基金在承擔同樣的風險時,能夠取得高于大盤指數的風險調整回報。因此整體來看,股票型基金的業(yè)績要優(yōu)于大盤。

  報告首先以股票型公募基金產品的數據為主線展開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近五年(2016年-2020年)有32%的基金產品具有選股能力,有11%的基金產品具有擇時能力。相較選股能力,具備擇時能力的基金產品數量更少。

  報告還通過將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不同基金產品的業(yè)績進行拼接,以分析基金經理層面的選股與擇時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分別有49%和21%的在職和離職的基金經理具有顯著的選股能力;分別有12%和11%的在職和離職的基金經理具有顯著的擇時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報告發(fā)現(xiàn)基金經理的選股和擇時能力呈現(xiàn)出負相關關系,即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越強,其擇時能力越弱;而擇時能力越強的基金經理,選股能力越弱。

  此外,報告還探討了公募基金的業(yè)績是否可持續(xù)的問題。以三年為排序期,檢驗結果顯示,過去收益率較高的基金在未來一年有較大概率繼續(xù)獲得較好的收益,過去收益偏低的基金在未來一年有一定概率仍然收益不佳。同時,過去三年夏普比率排名靠前或靠后的基金在未來一年有較大概率仍然排名靠前或靠后。因此,公募基金風險調整后的長期業(yè)績能夠作為投資者選擇基金時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