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個省市發(fā)放約10億元消費券!網友:“117塊買4大桶油,真香!”
作 者丨劉茜
7月下旬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fā),對消費市場又帶來新的影響。
作為去年疫情期間促消費、擴內需、保增長的重要手段,消費券在今年下半年又“閃亮登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發(fā)現,今年中秋小長假期間,近20個省、市、區(qū)(縣)宣布發(fā)放消費券,總金額約10億元。
總體來看,消費券仍然更多投向零售、餐飲、旅游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yè),也有一些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的城市會“因城施策”,補貼當地影響較大的重點行業(yè)。
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付凌暉在9月15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介紹,受疫情和汛情的沖擊,居民出行減少、暑期消費受影響,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回落幅度比較大,比上月回落6個百分點。其中,餐飲收入8月份同比下降4.5%,商品零售增速和總體零售額增長均有所回落。
“8 月社零數據低于市場預期,使得各地政府促消費政策進一步發(fā)力”。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訾猛預計,未來政策的拉動作用會逐步顯現,消費需求或將迎來反彈。
“電子紅包”又來了
受汛情、疫情雙影響,國內部分地區(qū)的住宿餐飲、文化旅游等聚集性、流動性、接觸性消費受到沖擊,導致 8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幅回落,同比增速回落至 2.5%。部分遭受疫情沖擊的省份和城市,抓住中秋、國慶消費旺季,通過發(fā)放消費券等形式,以釋放消費潛力。
發(fā)放額度最大的當屬湖北省。
今年8月,武漢時隔一年后再次出現本土輸入性病例,隨后武漢用了22天時間將全域降為低風險地區(qū)。不過,因為8月正值暑期出游旺季,湖北文旅、餐飲等行業(yè)受到較大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湖北省商務廳獲悉,在9月17日發(fā)放了首批2億元消費券后,9月20日湖北再次發(fā)放4億元消費券,總量遠超第一批。
“湖北消費券”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此次湖北消費券分為普通券和特惠券兩類。其中普通券包含商場消費券、超市(便利店)消費券和餐飲消費券,所有在鄂人員都可通過線上渠道搶購。特惠券是面向湖北省外消費者發(fā)放的特別消費券。
剛剛遭受疫情沖擊的南京,也決定發(fā)5000萬元“電子紅包”。
今年7月,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暴發(fā)疫情,南京花了一個月時間打贏疫情阻擊戰(zhàn)。據了解,中秋、國慶假期,南京將分三輪發(fā)放5000萬元電子消費券,首輪消費券于9月16日20時開搶,在南京人員(含外地來南京人員)及南京都市圈城市市民均可參與。
南京消費券同樣覆蓋了南京市域內商場、超市、便利店、餐飲門店等領域。另外還增加了錦鯉消費券,錦鯉消費券額度為5000元,由各平臺負責抽取,可在南京市域內參與相應平臺消費券發(fā)放活動的商戶門店使用。南京市委市政府新媒體平臺“南京發(fā)布”發(fā)文稱,希望通過政府引導與商家促銷相結合,“盡快形成現實購買力,推動服務業(yè)全面復蘇”。
同時遭受暴雨和疫情沖擊的鄭州,在9月13日啟動了2021鄭州第三屆城市煥新全民消費節(jié),在中秋節(jié)前后,投入5500萬元發(fā)放“外賣復蘇消費券”,助力餐企復工復產。
此外,山西省共計4000萬元的消費券于中秋節(jié)假期開始投放市場,面向零售消費和餐飲消費。貴州省啟動“數字貴州、樂享消費”專項活動,向社會投放2000萬元消費券。
為消費回暖裝上“加速器”
去年新冠疫情以來,根據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公布的數據,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tǒng)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fā)放消費券達到190多億元,這些措施取得明顯效果,實現了聚焦人氣、增強信心、提振消費的目標。
消費券的乘數效應如何?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20碼上經濟“戰(zhàn)疫”報告》顯示,以武漢為例,去年武漢第一批消費券首日直接帶動交易總額超720萬元,首日杠桿率13.28倍;發(fā)券一個月后,通過微信支付使用的武漢消費券拉動消費4億元,杠桿率11.4倍。
去年南京也曾發(fā)放3.18億元消費券。根據南京審計局的審計結果,南京的餐飲電子消費券核銷率達68.86%,16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yè)營業(yè)額環(huán)比出現明顯增長,平均漲幅61.84%。
有消費券作為催化劑“啟動”居民的消費意愿,無異于為今年消費回暖裝上“加速器”。湖北商務部門數據顯示,9月17日發(fā)放的首輪湖北消費券(普通券)在微信平臺1分07秒被搶光,支付寶平臺1分15秒被搶光。發(fā)券后37分鐘,支付寶平臺用券交易訂單總金額突破100萬元。
湖北網友們紛紛曬出結賬單表示“真香”。
有網友曬出的美團外賣訂單上顯示,原價480元4桶的金龍魚食用油,經過商家打折促銷、平臺發(fā)券立減,使用完湖北消費券后僅支付117.4元,算下來只要2.5折。武漢多家商場也表示,在消費券刺激下,中秋小長假前兩天的客流比平時周末大約要高出三成左右。
消費券的積極意義毋庸置疑,但它也不是“萬能靈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盤和林表示,類似消費券這種短期密集的刺激消費舉措,可以對當地的消費和經濟起到明顯的提振作用,后期還需要政府精準引導,最終將政策的實際作用最大化。
9月16日,商務部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商務領域促消費重點工作的通知》,在穩(wěn)住汽車、家裝、餐飲等大宗消費和重點消費的同時,還提出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新場景,促進線上消費健康發(fā)展、促進品牌品質消費、壯大綠色循環(huán)消費、擴大進口消費。
多地紛紛跟進,出臺相關促消費舉措,對消費熱點方向和消費創(chuàng)新方向進行側重支持。武漢市政府9月18日發(fā)布八項創(chuàng)新舉措,激發(fā)消費意愿,培育消費熱點。包括圍繞網紅、夜經濟、國潮、云上樂購等六大板塊,打造一系列潮流活動。
同日,江西省也發(fā)布了促進消費的12條政策舉措,包括推進網絡消費、幫助外貿企業(yè)開拓市場、降低國際物流成本等。
消費市場是一套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復雜系統(tǒng)。在提振消費這篇“大文章”里,多地出臺的促消費舉措中還提到,為企業(yè)紓困減負,提振投資信心,通過營造更好的營商環(huán)境,做好服務保障,解決后顧之憂,激發(fā)更強勁的消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