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鷲”投資者冒險豪賭垃圾債 公募避險為主嘗試熱情低
越來越多的信用債違約事件正在上演。
據(jù)Wind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至6月22日,今年以來共有36只信用債未能及時撥付兌付資金,其中僅6月就有7只債券未能按期兌付;而2015年僅有19只,2014年僅有5只,足見今年信用債違約風險爆發(fā)之多。
隨著信用債風險的持續(xù)暴露,國內垃圾債市場迅速擴容,這也使得一些緊盯垃圾債的“禿鷲”投資者們迎來了更大的施展空間,這其中以私募和個人投資者為主。
而與部分熱情高漲的個人投資者或私募不同,從記者多方采訪了解的情況來看,公募方面對垃圾債并沒有涌現(xiàn)出太大積極性,此前市場部分人士所提及的公募進場“淘金”也只是極個別情況。
公募強調風控警惕垃圾債
盡管信用債危機爆發(fā)后,垃圾債數(shù)量顯著上升,但大部分公募基金還是對這類債券選擇規(guī)避。事實上,中國市場并沒有海外垃圾債的界定方式,不過業(yè)內對垃圾債的描述大體相似。
“國內所謂的垃圾債,主要是指一些行業(yè)基本面不好、公司基本面差、收益率比較高、信用風險比較大,有可能無法正常兌付的低評級債券。這類債券往往有較高的折價率,到期收益率至少在15%以上,才能吸引一些愿意冒高風險的投資者。”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部總經理介紹,但在其看來,盡管違約風險的爆發(fā)帶來了更多的垃圾債標的,但公募并沒有對垃圾債表現(xiàn)出相較以往更多的熱情。
“與同行們交流的情況而言,公募基金對垃圾債的熱情并沒有因違約風險的爆發(fā)而上升。相反,我覺得投資者越來越謹慎,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這些債就沒有人投資了。大家也看到,最近許多新發(fā)行的債券沒出現(xiàn)什么問題就取消了,可見都非常小心。”上述固收部總經理表示。
不過,該人士也并非完全否認垃圾債市場存在的投資機會。
“不排除確實有機構對這類債券有興趣,例如公募為了滿足一些特定投資者的需求,通過設立專戶來參與這類債券投資,但都還是比較少數(shù),目前我們的債券投資客戶也都沒有提出過這類需求。但如果真的要接盤已經出現(xiàn)違約風險的債券,必須已經充分了解這家企業(yè)!鄙鲜龉淌詹靠偨浝碇赋,一對一的企業(yè)調研必須首先要做,要了解這家企業(yè)的殘值剩下多少,企業(yè)信用風險的程度是很嚴重還是只是暫時的資金停頓,過后有沒有其他可能的融資渠道續(xù)上;其次,這筆債券折價有多大,是否有利可圖,是否值得冒高風險。
事實上,正如上述機構人士所言,據(jù)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獲悉,大多數(shù)包括公募基金、券商自營等機構對垃圾債券都相當敏感。
“雖然我們旗下產品也有少量配置違約債券,但這類債券風險很高,成功率也比較低,基本上我們也只是小幅度嘗試而已,也基本沒有加大布局的想法!睆V州一家券商的機構部人士也表示,所謂的公募進場“淘金”垃圾債的情況言過其實。
私募和大戶充當垃圾債主力軍
相較于行事謹慎的公募而言,相對靈活的私募和個人投資者顯然更適合充當垃圾債投資主力軍。
來自成都的劉晨(化名)就是一名垃圾債投資者,其長期配置一只信用級別為AA-的某國企債,同時也在不斷挖掘其它高風險債券的投資機會。在劉晨看來,投資垃圾債就是一場豪賭,“必須看準了才上,不同折價債券投資策略也有所區(qū)別!
劉晨表示,為了控制風險,其持有前述國有債的倉位一直控制在50%,劉晨表示,“雖然我個人覺得這只債券不會出現(xiàn)違約風險,從多方面考察,即便真的違約也能實現(xiàn)剛性兌付,但誰也不能百分百保證,即便是豪賭,也還是要留有后路!
“私募或者一些大戶相對公募而言確實更能在垃圾債上操作。對公募而言,為什么今年大部分機構都在回避7%的鋼鐵、煤炭等債券,因為從回報的角度來說,沒有必要在這個市場中去冒大的風險,因為3%-4%的債券收益率雖然不高,但還是可以接受的!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固收部門負責人士表示,其認為“如果要從追求高收益來說,那就必須去投資過剩產能,選擇分散化投資,即便真的出現(xiàn)違約也沒有問題,而且我相信大多數(shù)企業(yè)都不會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