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持有人數據有看頭 基金產品被“包場”

徐金忠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隨著基金三季報完成披露,基金產品的單一持有人情況也得到披露。觀察發(fā)現,部分基金產品出現了單一持有人大比例持有甚至“包場”的情況。這些基金產品多為固收類產品,也有部分權益類基金。業(yè)內人士提醒,大資金的進出對于基金凈值產生的影響很大,單一持有人大比例持有的基金產品,普通投資者需要謹慎參與。

  持有人露“玄機”

  基金三季報已經完成披露,一些基金產品的持有人數據也得以顯露。作為普惠金融的一種類型,公募基金本應是普羅大眾參與投資的工具,但一些基金產品的持有人數據卻傳遞出不一樣的“信號”。

  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有千余只基金產品的單一持有人持有比例的合計占比超過50%,也就是說這部分基金產品里一個或者幾個“大戶”占據了基金份額的半壁江山。更有基金產品幾乎被大戶“包場”,成為定制化產品。觀察發(fā)現,這些單一持有人比例較高的產品,多為債券型基金,也有不少權益類基金產品,同樣出現被單一持有人大比例持有的情況。

  以德邦短債為例,基金三季報顯示,在三季度有5家機構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具體來看,機構一在7月1日-7月29日期間,持有份額占比為26.56%;機構二在8月6日-8月8日期間持有份額占比達26.56%;機構三在8月10日-8月31日期間持有占比達26.56%;機構四則從9月9日持有26.56%的基金份額至9月30日,機構五在整個三季度持有的份額穩(wěn)定,在三季度末的占比為45.68%。僅就三季度末計算,這只基金被兩位持有人合計持有份額比例高達72.24%。

  中銀中證800ETF也出現了單一持有人占比較高的情況。三季報顯示,7月12日-7月14日,有機構持有份額達21.23%;9月16日則有機構持有份額占比達21.23%;9月23日-9月30日,又有機構持有份額占比達到21.23%;8月23日-9月15日和9月17日-9月30日期間,有機構持有份額均達到32.09%。以三季度末計算,機構持有份額合計達53.32%。

  投資者謹慎參與

  不僅僅是債基和ETF出現單一持有人占比過高的情況,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中也出現了被機構“包場”的情況。以申萬菱信安鑫慧選為例,在三季度末,兩家機構持有的份額占比分別為67.67%和32.31%,兩者相加幾乎“包圓”了整只基金。

  在這些單一持有人大比例持有的基金產品中,基金公司多進行了“風險提示”。例如,在中銀中證800ETF的三季報中,中銀基金提醒,基金由于存在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情況,存在特有風險。申萬菱信基金則提醒,申萬菱信安鑫慧選基金存在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者超過20%的情況。在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較高的情況下,如投資者集中贖回,可能會給基金帶來流動性沖擊。

  確實如此,單一持有人持有占比過高的基金曾經出現過機構贖回、基金“迷你化”的情況,也曾有機構定制型基金產品出現短時間凈值異動的情況。作為機構“撤走”后留下的少量中小投資者雖然有過見證歷史奇跡——基金凈值因為機構贖回暴漲,但大部分情況來說,中小投資者只是機構的“陪跑”。

  “這樣的所謂機會,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參與。這類機構高比例持有的基金產品,多是機構和基金公司有相關約定,監(jiān)管部門也已經明確提出,機構定制化產品需要避免向公眾發(fā)售,所以對這些產品,普通投資者還是選擇謹慎對待、敬而遠之較好!比A寶證券基金分析人士表示。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