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廣發(fā)基金王瑞冬:從高ROE到ROE邊際變化 追求高質量成長

廣發(fā)基金 王瑞冬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廣發(fā)均衡價值基金經理 王瑞冬

  成長投資中最吸引人的無疑是戴維斯雙擊,即在業(yè)績增長時,市場也給予更高的估值水平,投資人獲得業(yè)績和估值雙雙上漲的回報。其中,業(yè)績增長是成長投資的重要基石。但成長的內涵,并不等同于業(yè)績增長,也并非簡單地與凈利潤的增長劃等號。

  我個人認為,利潤表的成長性只是經營結果的呈現,依賴于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作為支撐。高效運營的企業(yè)可以通過較少的資本擴張獲得盈利增長,而ROE(凈資產收益率)正是體現這種效率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紤]到許多企業(yè)需要通過融資來擴張,體現企業(yè)成長質量的ROE指標更能體現剔除融資攤薄后,股東長期持有一只股票的可預期回報水平。

  成長并不等于利潤同比增長

  長期來看,A股是一個成長風格長期占優(yōu),某些階段價值風格占優(yōu)的市場。因此,投資者非常注重企業(yè)的成長性,尤其注重收入和利潤的同比增長率。

  背后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因為二級市場股東的回報通常主要來自幾方面:

  一是直接通過現金分紅帶來的股息(回購也可以帶來類似的效果)。

  二是股價本身的變化,而股價的變化又可以拆分為企業(yè)盈利的增長和估值(市盈率)的波動。

  以一年為周期,股息率回報的數值相對較小,而企業(yè)盈利和估值的變化幅度往往要大很多。如果以市場整體進行分析,A股2019~2021年的股息率在1.7%至2%之間,扣非利潤增速分別為6.1%、-1.3%、23.7%,而市盈率的變動幅度分別為37%、29%、-11%。如果以個股為例,假設一只市盈率10倍、盈利穩(wěn)定的價值股,公司將當年利潤的50%以現金形式分紅,則稅前股息率為5%;而成長股的利潤增速常高達30%以上,估值的波動更是經常在-50%~幾倍之間。

  由此可見,分紅(回購)、盈利增長、估值波動這三個因子中,后兩者的彈性要比前者大得多。而由于估值的影響因素較為復雜難辨,且估值變動對股價的作用會隨著時間的拉長而弱化,因此投資者為了追求更高的回報率,天然會更偏好盈利的高增長而非穩(wěn)定的分紅。

  不過,成長是否就等同于收入和利潤的同比增長率呢?當前,部分投資者在成長的理解上呈現三個特點:一是投資者很在意同比增速,對同比增長質量相對比較忽略。二是比較注重表觀的利潤,而忽略企業(yè)的自由現金流。三是很多人關注二級市場的股價變化,忽略了增長過程中帶來的攤薄或者股東的回報,比如回購和分紅。

  事實上,利潤表的成長性只是經營結果的最后呈現,背后需要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作為支撐。高效運營的企業(yè)可以通過較少的資本擴張獲得盈利增長,而ROE正是體現這種效率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換言之,或許ROE是全面衡量成長質量的指標。

  ROE衡量的是成長的質量

  在公司金融學定義中,ROE=企業(yè)某年度實現凈利潤/期間的平均凈資產,體現的是股東投入凈資產的內生增長速度。

  高ROE的公司可以通過自身利潤再投入經營,實現“有機增長”而不用攤薄老股東的權益;相反,低ROE的企業(yè)雖然可以通過股權融資擴張凈資產來提升利潤增速,但其代價是總股本擴張,老股東的權益被攤薄。假設在同等的增長水平下,不依靠融資的增長質量更高。

  假設某企業(yè)ROE為10%(這一數值已經超過A股平均水平),當年利潤不分紅全部投入再生產,則每年內生盈利增速只有10%。如果企業(yè)每年按照1倍PB增發(fā)5%的新股,則能夠再多增加5%的增速,讓利潤增速達到15%。但老股東享有的每股盈利因為總股本增加了5%,依然只有10%的增長。當然,如果企業(yè)比較幸運,能夠以更高的PB估值增發(fā)股票,則可以在一定程度抵消這種攤薄(比如按照2倍PB融資,則只會攤薄2.5%),但仍然改變不了每股利潤增速<企業(yè)盈利增速這一結論。

  因此,原有的老股東會傾向于在企業(yè)經營順風順水,估值較高時進行股權融資,擴大經營。但此舉,對新進入的股東并不友好。除非企業(yè)能夠一直以較高的估值融資,讓每批進入的股東都享受較低的股權融資成本,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復盤A股上市公司的歷史財務表現,2019~2021年,A股整體的扣非ROE在8~9%左右,分別為8.69%、7.81%、8.81%,其中能長期維持15%以上ROE的公司非常少。企業(yè)想長期維持較高的ROE水平需要具備護城河,包括品牌、專利和專營權、規(guī)模優(yōu)勢、網絡效應、高客戶轉換成本、有效規(guī)模等。滿足上述條件的公司大部分都是歷史上的牛股。當然,除競爭優(yōu)勢以外,行業(yè)階段性的供需關系緊張也會大幅提升企業(yè)ROE,但通常難以持續(xù)。大部分公司想實現持續(xù)15%以上的盈利增速,都需要借助股權融資。這個結論是從A股平均ROE水平倒推回來的,雖然直覺上低于我們對很多上市公司成長性的預期。

  ROE的穩(wěn)定性會影響股東回報

  雖然ROE體現了企業(yè)的內生增長能力,但具體到特定的某年,企業(yè)的凈利潤增速經常會大幅超過或低于ROE。這是企業(yè)年度間的ROE波動帶來的,即ROE是波動的,投資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波動。

  按照杜邦分析,ROE=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代表了企業(yè)的議價能力、運營效率、資本結構等方面。如果企業(yè)凈資產不變,企業(yè)首年ROE為10%,次年由于經營改善或者加大財務杠桿提升至20%,則利潤增速為100%,體現出遠大于ROE的成長性。但由于企業(yè)的凈利率、周轉能力、杠桿倍率都有很明確的外部約束,所以后續(xù)的ROE很難維持每年翻倍的擴張速度,而企業(yè)的盈利增速也最終隨著ROE的穩(wěn)定而回落。事實上,ROE的波動是常態(tài),因為企業(yè)的經營有周期性。無論是行業(yè)本身的周期,還是企業(yè)自身業(yè)務結構和競爭力的變化,都會帶來ROE的波動。而在A股,ROE的波動通常會帶來估值的同向變化,且周期性越強的行業(yè),波動越大。

  從行業(yè)的角度分析,A股歷史上高ROE公司主要分布在食品飲料、家電、醫(yī)藥、銀行、非銀、地產、建筑、建材等行業(yè)。其中,部分行業(yè)自身ROA(總資產收益率)較低,主要依靠高杠桿獲取ROE,如金融、地產、建筑等板塊,這些行業(yè)凈利率的小幅變化都會帶來ROE的大幅波動。相較而言,高ROA來源的ROE會更穩(wěn)定。

  假設不考慮擇時因素,股票給投資者帶來的長期回報會趨近于ROE。但如果想在上述基礎上獲得更高回報,要么在選股層面做得更好(即選到長期業(yè)績增長更快的公司),要么更好地擇時(對特定個股確定更好的買點和賣點)。

  如果以較長的持股周期來應對,則估值的影響會因被開根號而淡化,最終股東得到的年化回報還是企業(yè)整個經營周期過程中的平均ROE,但這個過程最好波動較小,否則對投資人是心理上的巨大考驗。如果考慮短期擇時,則需要構建有效的擇時體系,而這個對絕大部分投資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相較于在估值上的精準擇時,買入長期ROE較高且穩(wěn)定的公司是確定性更高的一種選擇。

  結合我們所投資的A股市場來看,中國經濟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存量大,產業(yè)鏈齊全完善,有大量結構性高增長的細分方向(比如整車中的新能源車,藥品行業(yè)中的創(chuàng)新藥等),這意味著成長投資在未來仍然會占據重要地位。

  近兩年,我管理的基金組合持倉主要由兩類品種構成:一類是比較傳統的白馬成長股,即市場認知比較充分的高ROE公司,常見的是白酒和醫(yī)藥龍頭;另一類是市場關注度還不高的中小市值公司,這些企業(yè)過往的ROE并不突出,但預計未來有機會獲得邊際提升,帶來企業(yè)盈利的非線性增長。

  除去行業(yè)整體景氣度變化的因素外,企業(yè)ROE邊際改善的原因常見于下面四類情形:一是原有投入進入回報期,如虧損業(yè)務扭虧、研發(fā)型產品取得進展;二是競爭格局改善,如價格競爭趨緩,費用投入收縮;三是規(guī)模經濟,如人效、費效比提升;四是固定資產投放周期,如在建工程轉固帶來資產周轉率提升等。ROE的邊際改善通常伴隨利潤增速大于收入增速,即利潤率提升、成長加速,進而帶來股價和估值的雙擊。

  基金經理簡介:王瑞冬,10年證券從業(yè)經歷,2年多投資管理經驗,現任廣發(fā)基金價值投資部基金經理,管理廣發(fā)均衡價值、廣發(fā)穩(wěn)健回報。曾任中國人壽資產管管公司醫(yī)藥研究員、廣發(fā)基金醫(yī)藥行業(yè)研究員。

 。L險提示:文章涉及的觀點和判斷僅代表投資經理個人的看法。本文僅用于溝通交流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CIS-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