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大宗商品故事多 避險工具慎選擇

馬爽 張利靜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上周,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加劇,文華大宗商品指數沖高回落,周內漲幅大幅收斂,全周上漲1.47%。

  業(yè)內人士表示,受地緣事件沖擊,近期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加劇。前期原油等龍頭品種上漲對其他資產的傳導效應一度出現加速,建議投資者和相關實體企業(yè)做好風險管理。

  大宗商品波動加劇

  在原油、鎳等龍頭品種高位震蕩態(tài)勢下,上周文華工業(yè)品、農產品期貨指數均出現沖高回落走勢。

  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收盤,文華工業(yè)品、農產品期貨指數周內漲幅大幅收斂,前期大漲的原油、有色金屬、油脂板塊紛紛調整,不過強勢格局仍較明顯。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表示,地緣局勢導致供應擔憂加劇,引發(fā)市場對全球通脹加劇的擔憂,這是最近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背后最主要的因素。

  中信期貨研究部資產配置組研究員姜婧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原油供需錯配,OPEC增產意愿、能力均不足,疊加供應鏈沖擊和庫存處于歷史低位的客觀現實,供給極度缺乏彈性。在此背景下,地緣風險火上澆油,令市場情緒持續(xù)升溫,油價大漲,天然氣跟漲。此外,農產品中的棕櫚油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到黑海運輸受阻影響!坝捎诘鼐壘謩莶环(wěn),烏克蘭港口陸續(xù)停運,葵籽油出口基本停滯,全球買家轉向采購棕櫚油和豆油,棕櫚油、豆油供需緊張程度加劇!

  2022年以來大宗商品持續(xù)上漲。對此,程小勇認為,國內經濟企穩(wěn)是影響大宗商品走勢的重要因素。他表示,國內2月制造業(yè)PMI指數顯示需求有所回升,對比往年春節(jié)月份來看,新訂單指數表現較強,這與國內穩(wěn)增長加碼等有很大關系,但同時國內面臨較大的原材料保供穩(wěn)價壓力,表現在國內鋼材、瀝青等建材系商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

  市場將回歸供需基本面邏輯

  分析人士認為,大宗商品行情短期難以“熄滅”。那么,哪些板塊可能受到影響?

  多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人士認為,未來黃金、能化、農產品資產或受地緣因素影響波動加劇。

  “在當前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避險情緒持續(xù)發(fā)酵,黃金值得關注!苯赫J為,能化產業(yè)鏈上的相關品種、以玉米小麥為首的農產品、有色金屬等也值得關注。

  “當前地緣沖突還處于發(fā)酵態(tài)勢中,風險與收益的再平衡將擴展至貨幣與國債領域!泵罓栄牌谪浭紫洕鷮W家原濤表示,關注美元、美債、黃金、原油的避險功能;歐債及歐股或表現低迷。

  從歷史經驗來看,戰(zhàn)爭對于資本市場的沖擊多為短期脈沖式,長期仍將回到供需基本面。

  從風險角度看,程小勇說:“對于本輪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地緣因素更多帶來的是供應干擾預期和通脹預期,實際上美聯(lián)儲緊縮在即,并且疫情后帶來的補庫周期基本結束,多數商品盡管存在庫存偏低、投資支出不足和碳排放政策制約供給釋放等問題,但需求同樣是變化的,漲勢不大可能持續(xù)3年以上,建議尋求漲幅過度品種的行情回歸機會!

  程小勇認為,當前無論是國際性商品,如原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中的銅、鋁、鎳等,還是農產品中的大豆、油脂價格都處于歷史高位或者創(chuàng)下新高,多數商品漲勢已經進入后半段甚至尾聲,疊加國內保供穩(wěn)價壓力,不建議做趨勢性交易。

  企業(yè)應做好風險管理

  機構和分析人士認為,在地緣局勢危機導致市場通脹預期攀升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大跌現象可能會頻繁出現,相關實體企業(yè)經營風險也相應上升。

  姜婧建議,實體企業(yè)應該增強風險管理意識,主動利用期貨等金融工具避險。企業(yè)可以提前以買入套期保值的方式鎖定利潤,或者以遠期合約、商品互換合約進行風險管理。

  “企業(yè)應該做好風險對沖。原材料需求型的企業(yè),應運用好期貨、期權工具,做好適量的、能滿足生產訂單需求的買入保值。產成品庫存較高的企業(yè)需要做好賣出保值。對于農戶而言,‘保險+期貨’鎖定農產品利潤至關重要。需要提醒的是,企業(yè)不要賭價格會永遠上漲而做超量保值,或將存貨賣出保值做成囤貨投資,這樣可能會給企業(yè)經營帶來極大的風險!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