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籌光伏板塊 基金經理調倉“身手敏捷”
3月31日,公募基金2022年年報基本披露完畢。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新能源、醫(yī)藥、半導體等景氣賽道仍是公募基金的“心頭好”,光伏板塊成為基金經理集中選擇的進攻方向,但對個股的持倉出現分化,凈買入和凈賣出較多的個股中均有光伏相關個股。整體來看,基金經理持倉進一步轉向均衡。
光伏成進攻方向
2022年,市場行情極致演繹,各賽道輪動加速。在此背景下,全市場投資難度加大,公募基金整體表現欠佳,開放式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中,僅有83只年度業(yè)績超10%。
從個股凈買入情況看,公募基金交易仍集中在景氣賽道,光伏成為集中進攻方向。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公募基金凈買入前十的個股為天合光能、陽光電源、愛爾眼科、寧德時代、錦浪科技、晶科能源、TCL中環(huán)、愛美客、康龍化成、瀾起科技。
在這十只個股中,有6只為新能源股,天合光能、陽光電源、錦浪科技、晶科能源、TCL中環(huán)為光伏賽道個股。除此之外,醫(yī)美、創(chuàng)新藥、芯片等也成為公募重點加倉方向。
具體來看,天合光能2022年全年獲公募基金凈買入118.22億元;陽光電源獲凈買入99.66億元;錦浪科技、晶科能源、TCL中環(huán)分別獲凈買入超70億元。從全年表現看,獲公募基金凈買入較多的個股跌多漲少,凈買入前十的個股中,僅有錦浪科技、晶科能源和愛美客上漲,其中,晶科能源全年漲幅達39.05%。
數據顯示,多只明星基金產品成為上述個股的重要買家。例如,在天合光能的大買家中,出現了劉格菘、李曉星、崔宸龍、馮波等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劉格菘管理的廣發(fā)科技先鋒混合和廣發(fā)雙擎升級混合A分別凈買入天合光能超7億元,李曉星管理的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混合凈買入天合光能3.35億元。錦浪科技的前三大買家分別為廣發(fā)高端制造股票A、匯添富盈鑫靈活配置混合A和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混合。晶科能源的前三大買家則分別為廣發(fā)高端制造股票A、華夏上證科創(chuàng)板50成份ETF和廣發(fā)鑫享混合A。
集中拋售部分個股
從凈賣出情況來看,天相數據顯示,隆基綠能、海康威視、歌爾股份、通威股份、東方財富、天齊鋰業(yè)、鹽湖股份、招商銀行、韋爾股份、伊利股份成為2022年被公募基金凈賣出最多的10只個股。值得一提的是,東方財富是2021年公募基金凈買入前五的個股之一。
隆基綠能在2022年獲公募基金凈賣出最多,凈賣出金額達175.3億元,隆基綠能全年股價下跌31.14%。具體來看,易方達新收益混合A、易方達裕豐回報債券A、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期混合成為隆基綠能的大賣家,凈賣出金額均超6.8億元。
2022年公募基金凈賣出前十的個股股價在當年無一正增長。其中,歌爾股份、韋爾股份全年跌幅均超60%,東方財富、鹽湖股份全年跌幅也超過了35%。
除此之外,不少2022年跌幅較大的個股均獲公募基金大舉凈賣出。華友鈷業(yè)、藥明康德、立訊精密2022年股價跌幅均超30%,分別獲公募基金凈賣出76.49億元、66.87億元和60.31億元。
雖然一些個股股價在2022年收獲較大漲幅,但也成為基金凈賣出力度較大的對象,基金獲利了結的跡象明顯。以嶺藥業(yè)全年上漲54.66%,2022年獲公募基金凈賣出36.16億元;東方電纜上漲33.41%,獲凈賣出28.96億元。
市場估值水平有望持續(xù)修復
“股票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上行周期!本绊橀L城基金劉彥春在管理的產品2022年年報中表示,我國經濟長遠發(fā)展的不確定性已經顯著降低,影響股票定價的最大風險逐步解除,權益市場估值水平將迎來持續(xù)修復,近期的估值回升遠遠沒有到位。同時,海外主要經濟體景氣度下滑,預期人民幣將進入升值周期,中國資產相對吸引力大幅提升,外資回流值得期待。
對于公募基金集中加倉的光伏板塊,銀華基金李曉星認為,2023年光伏裝機量快速增長的邏輯得到進一步增強。除了量的增長,上半年一體化公司的單位盈利也會有較好的表現。除此之外,看好新技術帶來的業(yè)績溢價、受益于量增的逆變器和輔材鏈以及下游綠電運營商。
在消費、醫(yī)藥、新能源等熱門行業(yè)的投資機會上,基金經理們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對于消費行業(yè),匯添富消費行業(yè)基金的基金經理胡昕煒認為,中國經濟將釋放更大活力,尤其是內需消費復蘇趨勢較為明確。中國經濟仍然具備較大發(fā)展?jié)摿,國內消費升級趨勢也將驅動中國消費行業(yè)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
中歐醫(yī)療健康基金的基金經理葛蘭表示,中長期而言,繼續(xù)看好醫(yī)藥生物板塊的配置價值。醫(yī)藥行業(yè)的長期增長邏輯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創(chuàng)新依然是行業(yè)成長最為重要的驅動力。目前,依然有大量臨床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創(chuàng)新藥及器械都有著廣闊的成長空間。國內的創(chuàng)新藥服務企業(yè)逐步形成了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yè)集群,龍頭企業(yè)的市占率大概率仍將持續(xù)提升,并保持較高的景氣度。此外,醫(yī)療服務以及消費性醫(yī)療需求仍在快速增長且未得到充分滿足,未來空間依然巨大。
對于新能源行業(yè),匯豐晉信基金陸彬表示,綠色轉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較為確定的方向,是需要花數十年時間才能達到的長期目標,在這個背景下的投資機會非常多元。除了電動車和風光儲,新型電力系統(tǒng)(適應彈性的發(fā)電側供給和用電側需求),綠色節(jié)能建筑(減少能源消耗),環(huán)保相關領域如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生產過程的低碳改造以及仍處于發(fā)展早期階段的氫能產業(yè)鏈,加上相關新設備、新材料等細分領域都是未來會密切關注的投資方向。